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這大幅壁畫,是西斯汀禮拜堂的祭壇畫,這也就是有名的「最後的審判」。此主題呈現死亡、面對審判的絕望與痛苦。米開朗基羅透過此主題,反映了羅馬在1527年的大掠奪之後,瀰漫在社會上灰暗不安的氣氛。而米開朗基羅畫此畫當時,自身也陷入了信仰與藝術的精神危機中。   米開朗基羅碰到怎樣的危機呢? 縱而言之,他從藝術自由的心靈抗爭轉向另一抗爭--藝術是否有罪?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品,最擅長的就是雕刻人體,尤其是男性裸體,他非常能掌握、也很喜愛男性裸體可以呈現出來的力與美。但也因此常遭「道德淪喪」的非議。      此外,米開朗基羅面對藝術自由與教皇政治駕馭的衝突,所呈現出來的人文主義精神,也常轉化成人對抗上帝,暗藏在藝術作品中。     這一切,到這時突然在米開朗基羅內心深處迸裂出精神危機來。然後轉化進入「最後審判」中。這幅畫表現基督揮手之際,審判裁決立現,善者生天,惡者入地獄。這種兩極的世界,在整幅壁畫中透過畫面妥善的切割,鋪陳成一個個故事。正因為畫此畫時面對外在和內在的雙重精神危機,此畫也強烈表達內在情感而非外在美學追求。這就是為什麼藝評家從米開朗基羅此畫起分割,歸屬於另一個藝術時代的開啟。   資料來源:http://www.aerc.nhcue.edu.tw/4-0/teach93/s10/new_page_18.htm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人文主義最後的審判米開朗基羅羅馬西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