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自然觀察法進行的方式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自然觀察法進行的方式,可分為無結構的觀察及有結構的觀察兩種。無結構的觀察又可以分為非參與式及參與式兩種。   有結構的觀察是指事前嚴格地界定研究問題,是指事前嚴格地界定研究問題,依照一定的步驟與項目進行觀察,同時並採用準確的工具以進行記錄。所謂無結構的觀察,係對研究問題的範圍採較定鬆散且彈性的態度,進行的步驟與觀察項目也不一定有嚴格的訂定,同時觀察記錄的工具也較簡單。 一、無結構非參與式的觀察   由於無結構非參式的觀察,其研究目標與問題皆未作明確的界定,進行步驟與觀察項目也沒有嚴格的訂定,以該觀察法常用來作探索性的研究,或者作為更有系統之研究計畫的初步工作。利用此方法做為專題的學生,在進行觀察時需要掌握四個基本問題,即:觀察些什麼?如何記錄?如使觀察更正確?與被觀察者之間應為何種關係? 二、無結構參與式的觀察   所謂無結構參與式的觀察,往往簡稱為參與觀察,這種研究方法是人類學家最常的田野工作方法。人類學家所研究的對象,多是原始部落或較小的村落及社區,所以他們慣於長期居住在被研究的社群裡,與社群裡所有的成員作面對面的接觸,熟識每一個研究的對象,並知道他們生活的全部,甚而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把不被研究的對象看作外人,以這樣的角色收集研究的資料,所以稱為參與式的觀察。 三、有結構的觀察   Weick,K.E在其「系統觀察法」一章中,對有結構的觀察下了一最肯定的定義:「系統觀察法是在原地對合乎實證標準之有機體的行為與情景,作選擇、觸引、記錄和評等的工作。」研究者已事先分析且肯定哪些活動或行為是需要、值得觀察的..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有結構的觀察無結構參與式的觀察自然觀察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