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過程模式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自1970年以後,課程的「第三勢力」興起,他們擺脫了目標模式的研究,批判並檢核課程編製背後的基本假設和意識型態;在方法論上則提出「質」的研究方法論以超越實際主義方法論的窠臼。在這種課程思想的衝擊下,課程設計模式也出現了新的型態,學者探討代替目標模式的其他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所謂的「過程模式」。   過程模式   過程模式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盧梭(Rousseau)和後來繼起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其受皮亞傑(Piaget)、布魯納(Brunner)等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的影響極深(歐用生,民72)。艾波認為目標模式的「科學」觀是膚淺的,只是「工學」而非「科學」(歐用生,民70)。巴恩斯(Barnes,1982)曾明言,他不相信擬訂一系列特殊的目標來設計課程,會是最好的方法。他認為課程設計不一定要事先陳述預期學習結果,相反地,卻可由內容和活動的設計開始,著重教學過程和學生在此過程中的經驗,賦予學生自由、創造的機會,產生各色各樣的學習結果。赫斯特(Hirst, 1974)認為知識本身即具有價值,重視知識、活動和問題的自主性,它們本身就是目的,不必是外在目標的手段。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