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道德討論法─後果主義與非後果主義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在面臨倫理問題時,教師常會陷入兩難的思考,因為在現實又複雜的教學情境之中,使教師在處理問題時常會因為要堅守某項原則而犧牲掉另一項原則。這就是所謂的「倫理兩難」。史特萊克與索提斯在教學倫理(The Ethics of Teaching, 1999)中提出兩種解決倫理問題的思考方式─後果主義與非後果主義。茲說明兩種思考方式的內涵與意義如下: 一、 後果主義: 後果主義又稱為「最大利益原則」(The principle of benefit maximization),它 的論點是認為事情的結果決定了行為的對錯,也就是說,如果最後的結局是好的,那麼當初所做的決定就是對的。對於大多數人都好的決定就是最好的決定。每當教師面臨倫理兩難抉擇時,選擇對大多數人都好、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決定就是最好的決定。例如班上有位小朋友在老師說故事的時候哭鬧,影響到全班小朋友聽故事的氣氛。老師為了要讓全班小朋友能夠繼續聽故事,因此讓這位哭鬧的幼兒隔離靜坐是最符合大多數幼兒的利益,因此這個決定是依照「後果主義」所做的專業決定。   根據史特萊克與索提斯的解釋,後果主義的基本假設是「快樂是好的,痛苦是不好的」。因此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就是讓大多數人都感到快樂,也就是要考慮到每一個人的所有後果,再加以平均。後果主義應用於社會正義的觀念稱為「功利主義」。不過康德警告這種尋求最大平均快樂的方式會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 二、 非後果主義: 非後果主義又稱為「平等尊重原則」〈(The principle of equal respect for persons)。它認為道德觀念應凌駕於一切決定之上。根據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所言,我們應尊重人類的內在價值,並以此內在價值來相互對待。也正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人們享有相同的基本權利,每個人都有均等的機會;因此如果將某項道德法則應用於其他人身上時,必須將心比心去想,自己是否也願意被人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所以以上述的例子為例,當班上有幼兒哭鬧影響到其他幼兒聽故事時,依據「非後果主義」來解決問題的老師,會設法安撫這位幼兒的情緒,等他停止哭鬧之後,再讓他和其他幼兒一起將故事聽完。   非後果主義包含了一些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金科玉律,例如誠實、平等、公正等我們期待他人回饋的對待方式。亦即人們不論天生的能力如何,都應該享有相同的基本權利。     以上資料引自群英出版社《幼兒教保專業倫理》一書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倫理兩難功利主義史特萊克平等尊重原則後果主義最大利益原則索提斯非後果主義康德教學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