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選官制度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看過劉邦的故事書,書中寫說劉邦並沒有很厲害,但是他可以當上漢朝開國君王,   就是因為有很多朋友幫他打天下,像是蕭何、張良,還有韓信,他才能打敗項羽。   所以我推論出劉邦是很重視人才的,之後治國時也在平民之間選出人才來當官。-->招納賢良 為了求證自己的記憶是否屬實,我查了一下維基,關鍵字為"西漢":   選官制度 武帝時期為了擴大統治基礎,還頒行了一套新的選用官吏制度。漢初,官吏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按軍功爵位的高低,選任各級官吏,二是選自郎官,即郎中令屬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議郎等。郎官的職責是守衛宮殿和做皇帝隨從,如果經過一段時間,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額,即可由郎官中選用。軍功地主到武帝時已經沒落。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貲選」,難於選拔真正的人才[12]。 因此,武帝即位後,除沿用上述制度外,又建立了新選拔制度: 察舉制。文帝時已有「賢良」、「孝廉」之選,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武帝時,開始明文規定下來,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舉,經過考核,任以官職。不久又規定依人口的數量,按比例選舉,取消了資產的限制。這樣使察舉制逐步完善[12]。   「徵召」制。徵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由武帝召見,確有才能,授予官職。與此同時相配合的還有「公車上書」之制,天下吏民上書言事,如有可取者,即以其所長,授以官職[12]。   博士弟子考試成績優異者,也可入仕。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武帝採納公孫弘的建議,置五經博士弟子,每年考試,凡能通一經以上者,可補文學掌故的官缺,成績得甲等者並為郎官。武帝通過這些措施,選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封建統治機構[12]。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