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98南區教育03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於試題:03建構式教學法和下列哪一學者關係最密切? (A)史肯納 (B)班度拉 (C)維高斯基 (D)皮亞傑 「鷹架」(scaffolding)一詞是由Wood ,Bruner & Ross(1976)所提出的, 它   的主要意義是指: 學習者內在的心理能力之成長有賴教學者或能力較強的同儕協助, 而這種協助應該建立在學習者當時的認知組織特質上。       「鷹架」的基本概念是源自於蘇俄心理學家Vygotsky 的學習理論, 強調人類高層次的心理活動在社會互動過程中,起初是由透過他人的調整(other-regulation), 即社會協商(socialnegotiation), 而漸漸內化為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的過程。       維諾斯基(Vygotsky) 認為人類的認知發展過程是經由「內化」或「行動的遷移」,將社會意義及經驗轉變成個人內在的意義(Vygotsky ,1962)。       鷹架作用=維果斯基       鷹架教學=布魯納   一、根本建構式教學 (Radical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乃是Piaget所提出,認為知識是經由學習者本身主動建構之結果,並無法假借他人之手來完成。主張認知是一種建構作用,而人為了適應外在環境,以本身的認知結構或基模(schema)為基礎,進而產生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作用去重組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作用去重組或改變原有的認知架構。此外,學習者的認知歷程應以其先備知識經驗為基礎,那麼才有可能產生真正之學習。由於Piaget之教育思想主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因此其理論又稱為「個人建構理論」。 二、社會建構式教學 (Social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乃是Vygotsky所提出,主張知識是學習者在社會互動與合作之下,藉由共同討論而獲得共識之結果,知識的獲取要透過與他人(包含父母、教師與同儕)的互動方可產生真正之學習。因為Vygotsky之教育思想主要強調學習者所處之社會文化環境部分,所以其理論又稱為「社會文化理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