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DSM系統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DSM系統只陳述病徵,並不會提到病因(生物學原因)。   之所以不談病因,一來是過於複雜,二來也眾說紛紜,三來一般的醫生是不看病因的,只對病徵下藥。 舉例來說,看過《24個比利》的人,會對主角「多重人格(現改稱『解離性人格疾患』)」感到好奇, 書中是說因主角小時候受到兒虐,所以產生解離性人格疾患, 但也有實際的例子,說明並非受到虐待,這也可能會影響某些家庭的權益,以及被標籤化。   至於文化影響,也會提到,不過並不是提文化如何看待、對待這個疾病, 而是某些文化的脈絡下,原本是「疾病」的就不會是疾病。(文化排除條款)   舉例而言,「精神分裂症」有解構的語言、妄想、幻覺等, 但是臺灣傳統信仰的乩童,其行為表現也可能發現有以上的狀況。 因而在某些文化的脈絡下,「精神分裂症」是不成立的。   最後,精神疾病的分類與診斷,通常都是起因於「自己覺得痛苦、無法維持日常生活的興趣、工作等」, 才算符合此狀況,一般來說,是「對自己的影響」,而非「對別人的傷害」。 ..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DSM系統對別人的傷害對自己的影響標籤化病因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