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主題:行為改變技術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A→「楷模」請參照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題目會改成教師稱讚主動撿垃圾的甲同學,乙同學觀察後。日後也這麼作時,受到教師表揚,乙同學的行為就會被強化。 B→改變刺激情境:改變影響行為的刺激條件來控制行為的發生與否。例如,到處設置垃圾桶。 C→ 「交互抑制」,主要使用「反制約」原理。「反制約」屬於「增強相競行為」原則:成功增強預期行為,以改變非預期行為。 D→使用「消」弱原則:讓個體失去正增強物,以降低不良行為發生頻率。 另外還有「饜足」、「懲罰」也是消除不良行為的方法。也就是說: 消除不良行為方法: (1)「增強相競行為」:成功增強預期行為,以改變非預期行為。 (2)「消」弱(extinction):讓個體失去正增強物,以降低不良行為發生頻率。 (3)「饜足」:個體不斷從事問題行為,直到饜足為止。對此題目,最不可能使用的方法。 (4)「懲罰」:採用嫌惡刺激的呈現或取消正增強來抑制非預期行為。 (5) 改變刺激情境:改變影響行為的刺激條件來控制行為的發生與否 建立新行為的方法:行為塑造、行為鎖鏈、代幣制度、普里馬克原則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行為改變技術代幣制度增強相競行為懲罰普里馬克原則行為鎖鏈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