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石鐘山記》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石鐘山記》是中國北宋文學家蘇軾寫的一篇散文,寫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5年)夏。當時,蘇軾由黃洲到汝州上任,在途中路過石鐘山,考察了石鐘山得名的由來,說明認識事物需要「目見耳聞」,而不能主觀臆斷。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 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 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 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餘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 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 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餘固笑而不信 也。 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欬且笑於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日:「汝識之乎?噌窾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 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 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李渤 之陋也。   〈石鐘山記〉蘇東坡寫於宋神宗元豐七年(一○八四)六月遊石鐘山之後。元豐二年(一○七九),蘇東坡受御史李定等人彈劾,以寫詩諷刺新法、訕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御史臺獄。出獄後貶黃州(今湖北黃岡縣)團練副使。元豐七年移汝州(今河南臨汝縣)團練副使。蘇東坡為了送長子蘇邁至德興(今江西德興縣)上任,並看望在筠州(今江西高安縣)做官的弟弟蘇轍,便從水路繞道江西,然後再北上汝州赴任。他於四月間乘船東下,六月初至九江鄱陽湖口,順道訪詢石鐘山,對此山名的來歷作了實地考察、探究,並信手寫下了這篇著名的遊記散文。全文共分三段。   這篇文章通過對石鐘石得名原因的探求,提倡「目見耳聞」的調查研究,反對主觀臆斷的作風。這個主題顯然具有積極意義。文中所表現的作者探索真理、求真求實的精神及其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在當時唯心主義理學盛行之時,更是難能可貴。當然,蘇東坡那種限於表面現象的實地調查,本身有其局限。明清時就有人認為蘇東坡關於石鐘山命名原因的說法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是:「蓋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這種因形得名而非因聲得名的說法,或許更有道理。   這篇遊記不同於一般的寫景記遊之作。它的內容雖是記遊,但中心卻是說理,且說理中含有辨析,所以作者在文中將描敘與議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石鐘山記〉在寫技巧上的最大特色。全文的立足點是議論,但這議論又是通過描敘來完成的。第一段介紹酈、李兩說,是敘述;提出質疑,是議論。這段可謂夾敘夾議。第二段主要是描敘,但對蘇邁的談話中又含有議論的成份,這是寓議於敘。第三段全是議論,但其基礎又是第二段的描敘。   總之,〈石鐘山記〉從整體上看,描敘與議論是密不可分的。作者既示之以形,又說之以理,使人既有感性的印象,又獲理性的啟示。另外,〈石鐘山記〉採用了雙線並進的結構方式。一是酈說,一是李說,首段先後擺出;次段先驗李說,再驗酈說,交錯進行,顯出變化。末段又先酈說,再笑李說,呼應篇首。這樣的結構方式,便讀者對兩說進行對比,也便於讀者將蘇說與另兩該進行對比。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不多,但能達到靜中有動,動靜結合的境地,尤其是大石、棲鶻、鸛鶴的描寫,讀後印象良深。〈石鐘山記〉的語言亦精練、準確,富有感情色彩,表現了作者運用語言的卓越才能。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蘇軾北宋唯物主義散文水經雲目見耳聞石鐘山石鐘山記蘇轍記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