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教育社會學各學派比較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時期   教育的(規範性)教育社會學   新興的(驗證的)教育社會學   新的(解釋的)教育社會學   時間   1950以前   1950~1970   1970   研究者   教育學者   社會學者   教育社會學者   重要   人物   Durkheim, Max Weber,   Mannheim, Ward, Dewey   Brookover, Angell, Gross,   Bidwell, Floud, Banks   Husserl(現象學), Bourdieu   M.Weber(解釋社會學), Shutz(現象社會學)   主張   1.    教育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途徑   2.    採社會學觀點決定教育目標、課程   3.   利用社會學知識解學教育問題   從是教育制度與組織的社會學研究   強調對學校生活本質和師生互動過程的內在意義之理解   研究   目的   裨益教育實際的實施   教育目的的達城   建立理論   增益學術進步   理解、社會現象的深層分析   個殊性解釋   研究   內容   1.      重視「社會行動」   2.      「應用」取向   3.      偏重「哲學性」   鉅觀~教育制度or歷程中適合社會學分析的主題   「科學驗證」取向   微觀~教育制度or歷程中「個案特質」與「生活意義」之探究   研究   方法   哲學思辨   規範性研究   實証、量化   徵驗性研究   詮釋、質化   解釋性研究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涂爾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會分工論》《社會學方法的規則》《自殺論》儀式圖騰崇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李維史陀涂爾幹(Durkheim)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