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危機管理的模式--那納美克(J.F. Nunamaker)所提出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危機管理 1.  危機的形成有階段性:疏緩階段→準備階段→回應階段→復原階段                 四個發展時期:1潛伏期 2爆發期 3延續危害期 4處理善後期 2.  危機的特性: (1).不確定性  (2). 時間緊迫迫性  (3).雙面效果性(危機就是轉機)(4)未預警性 3. 危機管理的建制 (1). 危機爆發前的管理活動(前-計訓草)       A.危機計畫系統     B. 危機訓練系統     C.草擬危機處理的劇本【危機劇本】:依照危機情境作沙盤推演過程而製作的計畫說明書。 (2). 危機爆發時的管理活動(時-指情資)     A.設置危機指揮中心     B. 危機情境監測系統     C. 危機資源管理系統 (3). 危機爆發後的管理活動(後-展加再)     A.展開系統評估與調查工作     B.加速復原工作     C. 危機管理計畫的再推動     危機行動小組的職責 一、危機發生前: 1.監督政策之規畫  2.確認程序之發展  3.參與計畫的準備 4. 監督並參與際化的運作 5.選擇危機指揮中心  6.監督危機指揮中心的設備完成  7.選擇危機行動小組的成員  8.參與人員的訓練  9.檢查物資的準備情形  10.分工授權  11.精簡人員  12.確定支援體系安排的情況  13.確認其他物資的準備、食物、醫療設施等之準備情形。 危機發前的預防   ※ 主動發掘問題-走動式管理  ※ 良好訊息傳遞系統與預警系統的建立  ※ 授權與彈性作業流程的建立  ※ 應變計畫的事先訂定與平時演練  ※ 瞭解民意  ※ 政策移植之生態考量  ※ 成立智庫  ※ 潛勢地區的管理   二、危機爆發時: 1.建立即時工作輪值表  2.分工授權  3.對工作流程的控制  4.注意真正的問題  5.遵守組織的政策  6.運用組織所賦予的作業程序。   危機發生時的處理  * 把握黃金24小時  * 成立中心或任務小組  * 避免慣性反映與團體盲思  * 儘快查明真相與公布  * 誠實是最好的政策  * 權力集中  * 控制資訊與媒體應對  * 避免二度危機   三、危機發生後: 1.評估計畫的有效性  2.評估程序的適當性  3.評估成員的表現  4.聽取成員的報告  5.對於所使用的設備與所接受的訓練進行評估  6.以新的經驗修改計畫  7.修改作業程序  8.適當獎勵有功人員  9.恢復至平時的狀態  10.適當的援助受害者  11.將事件紀錄下來  12.準備危機行動後的檢討報告  13.建立檔案。 危機發生之後續處理  * 加速復原以維持生產力  * 檢討與評估  * 完成危機日誌  * 醫療照護及社會心理重建  * 經驗的文件化與知識化  * 修正危機管理計畫  * 形象修補  * 士氣提振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危機管理危機爆發時 Nunamaker危機管理四個階段 危機的形成危機管理的過程Nunamaker危機管理系統危機危機行動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