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激發水準與表現理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對於激發水準與表現之間的相關有一些研究的理論,如驅力理論(The Drive Theory)、倒U理論(The Inverted Theory)、劇變理論(Catastrophe Theory)、焦慮多向度理論(Multidimensional Anxiety Theory)、三度空間的劇變理論及可逆理論(Reversal Theory)。     驅力理論最早由Hull(1943)提出,後來經Spence(1956)修正,認為表現是一種驅力(激發)和興趣強度(優勢反應)所共同產生,而驅力會增加優勢反應。 對於簡單或已熟練的技巧,優勢反應為正確反應,激發水準升高,表現會跟著提升;對於複雜或新的技能,優勢反應為不正確反應激發水準升高表現會愈降低。 倒U理論最早在1908由Yerkes&Dodson提出,這個理論預測激發與表現之間呈曲線表現關係,他們認為提高激發水準到某一定值就可以提升表現,但超過該一定值後,繼續提高激發水準,表現不會隨著增加,反而逐漸降低。 劇變理論(或稱大災難理論)由Hardy&Fazey在1987年所提出,類似倒U理論,他們認為當個體激發水準過高時,表現會出現大幅度且戲劇性的突然下降,而且要恢復表現水準並非隨著激發水準減弱而跟著回復,最多只能恢復中等的表現。 焦慮多向度理論由Davidson&Schartz(1976)所提出,認為激發與表現之間應有身體和認知多向的焦慮,身體焦慮與激發水準成倒U曲線,負向預期認知焦慮與激發水準成反比關係。 三度空間的劇變理論則是以認知焦慮來作區辨,認知焦慮升高,表現與激發水準成倒U曲線,認知焦慮低時則表現與激發水準如劇烈變化理論。 可逆理論由Apter(1984)和Kerr(1985)分別提出,Apter認為激發與表現的關係,因個體對激發水準的知覺快樂與否呈現可逆的關係。Kerr認為個體對壓力情境的知覺影響激發與表現呈現可逆的關係。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劇變理論可逆理論大災難理論焦慮多向度理論驅力理論Hull三度空間的劇變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