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行為科學時代(自然系統模式)(1930—1960)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二、行為科學時代(自然系統模式)(1930—1960) (1)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是相輔相成的 (2)組織是由各社會系統組成的 (3)重人與環境的交會關係 (4)組織是封閉系統 理論 主要內容 人際關係理論 實驗學派 霍桑(Mayo) ◎最大特點:由社會和心理的角度來分析個人的組織行為。 ◎注重成員的動機和滿足感(心理因素) ◎重視非正式組織 ◎激發組織相關「個人」的研究層面。 合作系統理論 巴納德 (Barnard) 動態平衡論 ◎主張團體期望與個人需求彼此能平衡滿足。 (1)組織是互動的成員的成員組成,除有共同目標外,貢獻己力的動機不可少。 (2)「溝通」可使正式與非正式組織達成協調。 (3)除了物質滿足更要心理滿足。 ※效能代表團體;效率代表個人。 社會系統模式 帕森斯(Parsons) ◎主張組織的結構和功能是不可分開的 社會科技系統理論 李慰特 (Leavitt) ◎任務—結構—科技—人員彼此間呈現高度相關。互相牽引,一個動其餘都會跟 著動。 ※學校教育組織中的社會系統理論 ◎定義:在一個有範圍的環境中,一群人為達成團體或個人目標而經歷一段時間的交互作用。 ◎理論架構:葛利爾(Getzels)和古巴(Guba)   規範層面(社會學)   機構  角色  期待  (效能)   社會 社會   系統 行為   個人  人格  需求 (效率)   個人層面(心理學) ◎巴克(Bakke):角色人格化,人格社會化。同時兼顧組織與個人因素。 ◎相關研究 動態平衡論 巴納德 (Barnard) 提出有關效能(組織目標)和效率(個人滿足)的觀念。   X理論 Y理論 麥格里格(Mcgreror) X理論:假設員工是偷懶的、不負責任的,所以要嚴格控制、組織化。把員工當   機器,不顧個人需要。(偏重效能) Y理論:相信員工是負責的、自動的,所以重自我表達、自我發揮、自我實現。   (偏重效率) 文化層面 葛利爾(Getzels) 泰倫(Thelen) ◎在規範層面與個人層面中再加入文化層面。 ◎導出價值觀的問題(神聖的價值觀和世俗的價值觀) ※社會價值觀對教育的影響 ※校長可採取的方法 (1)教育範圍擴大-空中教學 (2)教學技術改進-方法多樣 (3)分權呼聲高漲 (4)平等要求 1.了解所處環境內的價   值導向 2.大規模調查 3.採主動方式 ※個人價值觀對教育的影響 ※校長可採取的方法 會影響校務發展 了解不同非正式組織的共識為何 ※結論:葛利爾(Getzels)和古巴(Guba)所提的社會系統理論,其中心主張是一特定的文化價   值觀下,組織行為是團體的角色期待和個人的需求交互作用後產生的。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人際關係理論動態平衡論社會系統模式自然系統模式霍桑合作系統理論封閉系統巴納德帕森斯行為科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