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Vygotsky 鷹架教學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Vygotsky 指出「學習引導發展」的觀點,他認為學習扮演發展的主要角色,當兒童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內進行活動時,若能得到有能力者的協助,則學習可引導發展向前進。換言之,Vygotsky 對兒童與社會環境的看法是,發展之所以能發生,在於「主動的兒童」與「積極的社會環境」彼此合作之故(Berk & Winsler,1995,引自谷瑞勉譯,民88)。其實,Vygotsky 思想與理論的特質與精髓在於他指出:(1)人類心智發展是相互依賴的(intellectual interdependency);(2) 學習的產生在於學習者能積極主動的參與真實社會生活,並建構意義的過程;(3)學習乃眾人之事,它是一種共享的活動;(4)學習的新典範在於學習者與教學者之間的界線模糊了,它是學習者與教學者共同建構對他們有意義的教育情境(侯天麗,民89)。而此Vygotsky的學習觀,正可做為吾人發展互動式教學的理論與實徵基礎。 鷹架教學(Scaffolding Teaching)的發展即來自於Vygotsky 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與對人類學習的深切體認。侯天麗(民89)歸納Vygotsky 及其後來的研究者之觀點,並結合其實際教學經驗指出鷹架教學所具有的特徵為:(1)與孩子一起解決問題;(2)透過溝通的方式與孩子達成共識;(3)給予孩子溫暖而正向的反應;(4)成人的支持必須在兒童的「最近發展區」間內;(5)必須要同時提昇兒童的自我規範能力。因此,Vygotsky 強調老師必須與兒童頻繁的互動並與之互助合作,且在此互動與合作中,小心地選擇適合孩子「潛在發展水準」的教材與活動,就能真正促進孩子實際上的發展(Berk & Winsler,1995,引自谷瑞勉譯,民88)。 以社會建構論為根基或以社會生態論為取向的教學法,目前以合作式學習(Johnson&Johnson,1994)和同儕教學(Maheady et al.,1988)較受重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關於皮亞傑(J.Piaget)認知發展學說中適應(adaptation)(A)艾裡克森(Erikson)認為:青少年期的發展危機是「精力充沛 vs. 頹廢遲滯」小真了解把一列物體其間距拉大,並不會改變此列物體的數目,依據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小真最低發展至哪一期?鷹架(Vygotsky小菁非常喜歡從事兒童教育工作,有一天她陪伴一群孩子玩耍.皮亞傑(J.Piaget)主張在感覺動作期中最重要的認知發展是幼兒以前的經驗中,看到東西都抓得到,後來有一次看到泡沫吹出的泡泡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中,下列哪一個概念指的是將新經驗融合到已建立幼兒用手抓小球,用手抱大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