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羅特控制信念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Julian B.Rotter:羅特(1916-2014),美國心理學家,對心理學中的兩大傳統――強化理論和場理論作了整合,發展了社會學習理論。1950年他完成了語句填補測驗,把投射技術予以數量化,用於診斷個體適應不良的程度。1988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主要著作    《社會學習和臨床心理學》1954     《人格的社會學習理論的應用》1972     《人格》1975     《社會學習理論的發展和應用》1982       制控信念的理論係由美國心理學家羅特(J. Rotter)於1954年所提出,在理念上與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稍有不同,制控信念係指個人對己身與世事關係的看法,而歸因論則指個人對某事件發生後原因的解釋。   按照社會學習理論的定義,控制源是對個人性格特點和行為與其所經歷的後果之間的關係所形成的一種概括化了的期望。具體來說,在某些人看來,他們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很多成果都取決於他們自己在追求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而有些人則恰恰相反,他們認為成功是靠運氣或他人的力量得來的,並不是自己的努力和能力。Rotter認為第一種人具有內在控制源(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可以把他們稱為內控者,而第二種人則具有外在控制源(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他們被稱為外控者。Rotter認為控制源是個體個性特徵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會穩定的對個體在各種情境下的行為起到影響作用,內控者和外控者也會在各種情況下表現出穩定的差異。   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Rotter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所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設計出一種量表來測定個體的控制源的傾向。這個量表被稱為I-E量表,共包含29對成對的句子,每對句子都是對於兩種完全相反態度的描述,其中有23對分別代表內控者和外控者的想法。如:   a、人們生活中發生的很多倒楣事,在某種程度上是由於運氣不佳所致。   b、人們的不幸是由其自身錯誤造成的。   為了使被試難以覺察測驗的目的,從而更好的瞭解被試的真實態度,其中還有6對為干擾題目。量表的指導語為:“請選出每一對描述中你同意的一項。這是一個有關個人信仰的調查,任何一個選擇都沒有對錯之分。”該測驗要求被試必須對每一個題目作答,而且只能在兩個句子間做出選擇。   應用I-E量表,Rotter對人們在各種情境下的行為進行了研究。以下簡單介紹一些他的研究發現。         在賭博行為中,內控者通常會在一些確定的地方下中等的賭注,而外控者則傾向於用大額的賭注來冒險,而且會不停的變換下注的地方。           在住院期間,內控者往往更瞭解自己的病情,與外控者相比,他們更多的與醫生、護士討論,而且他們總是對得到的反饋不滿足。實驗的被試在收入、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情況都是相似的。           在美國南部一所大學以非洲裔美國學生為被試,調查他們在政治活動方面的情況,發現內控者更多的參與各種政治組織和活動。           請一些在博愛和女權方面持相同態度的被試去說服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結果發現內控者更為成功。同時,其他相關實驗也說明,在被他人勸服的時候,內控者往往更加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易被改變。           對吸煙行為的研究發現,吸煙者比不吸煙者中外控者更多,而戒煙者中內控者居多。           以1000名大學生為被試,結果發現I-E量表中的內控得分和成就動機呈正相關。           關於從眾行為的研究發現,外控者比內控者更具從眾傾向。   在上述研究之後,Rotter討論了影響控制源形成的幾種因素:   1、文化差異。Rotter在美國的一個社區中選取了社會經濟地位相同的印地安人、墨西哥裔美國人和美國白人為被試,結果發現,印地安人的外控傾向最高,而美國白人的內控傾向最高。   2、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Rotter認為,在同一文化環境中,低社會經濟地位的人往往具有較高的外控傾向。   3、父母的教養方式。Rotter認為,父母對兒女穩定的、有規律的懲罰和獎賞有助於內控傾向的發展。   通過一系列的研究工作,Rotter得到了這樣的結論:控制源是人們性格特質中的一部分,它會導致同一個體不同情境下的穩定的行為差異,也會導致不同個體在同樣情境下行為的穩定差異。同時,這種控制源的傾向是可以測量的,I-E量表就是一個好的工具。 文出:心理學者羅特生平簡介?? - Yahoo!奇摩知識+ 關於試題:外控的人具有什麼特徵?(A)比較努力;(B)比較有敵意;(C)相信命運操之在我;(D)知覺行為和結果間的關係。 依據Rotter(1966)、Spector(1982)及張康玲(2000)等有關人格特質的文獻,彙整內外控型人格特質之特徵: 1人際關係: 內控型的人對人信任、謙虛、尊重、易對人表達關心、樂於助人、樂於讚賞別人。 外控型的人懷疑不信任他人、有攻擊性、自憐的、較為封閉、較怯於對人表達關心、缺乏自信。 2工作態度: 內控型的人自我要求高、工作投入、重視自我實現及成長、相信個人對事情及報酬的可控性、可以清楚地掌握工作情境及資訊蒐集處理、適合複雜性高的學習及任務、易成為團體領導者。 外控型的人易覺得角色模糊,工作滿意度低,工作投入低,認為自己對組織績效並無多大影響,工作壓力大,適合擔任例行性高或標準化或高順從性的任務,易有職業倦怠及不適應現象。 3價值觀: 內控型的人誠實、負責、自主性高、高自尊、相信自己的判斷、遭遇挫折時會採取較主動、積極而有建設性的方式來面對。 外控型的人消極、被動、易感到焦慮、依賴、比較關心外在的看法,因此較容易感到焦慮,常會因擔心失敗而感到恐懼,並且在面對挫折時將會選擇被動、消極而非建設性的方式來應對。 9. 某生認為自己在數學學期評量中獲得好成績,是因為努力複習所導致,而英文學期評量成 績不理想是因為自己努力不夠,並提醒自己要更加努力。依據羅特(Rotter)的控制信念(locus of control),此生的控制觀較偏向於下列何者?  (A) 社會控制 (B) 內在控制 (C) 外在控制 (D) 行為控制 教甄◆教育基本概念- 新北市101年國小暨幼稚園教師甄選-一般科教育專業#8491   最佳解!   Sunny Tseng 高二下 (2012/09/17 17:39):45人      一、控制信念(Locus of Control),是指個人在生活中對自己與環境之間相對關係 的看法。 學者:Rotter(1996) 70年代社會心理學家羅特提出的控制論 ※ 觀察個人與環境之關係。 影響溫纳歸因論形成的另一個理論是:有內在控制觀(內控)和外在控制觀(外控)   二、內在控制觀,簡稱內控,內控者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努力,將失敗歸於因於個人的疏失(內在動機)。 個人對於自己的行為負責。 成功 → 努力 失敗 → 疏忽   三、外在控制觀,簡稱外控,外控者相信凡事操之在人(或天命),將成功歸於幸運,將失敗歸於外在因素(外在動機)。 不願意承擔責任。 成功 → 幸運 失敗 → 外在原因   阿摩線上測驗: http://yamol.tw/item-9.%E6%9F%90%E7%94%9F%E8%AA%8D%E7%82%BA%E8%87%AA%E5%B7%B1%E5%9C%A8%E6%95%B8%E5%AD%B8%E5%AD%B8%E6%9C%9F%E8%A9%95%E9%87%8F%E4%B8%AD%E7%8D%B2%E5%BE%97%E5%A5%BD%E6%88%90%E7%B8%BE%EF%BC%8C%E6%98%AF%E5%9B%A0%E7%82%BA%E5%8A%AA%E5%8A%9B%E8%A4%87%E7%BF%92%E6%89%80%E5%B0%8E%E8%87%B4%EF%BC%8C%E8%80%8C%E8%8B%B1%E6%96%87%E5%AD%B8%E6%9C%9F%E8%A9%95%E9%87%8F..-357008.htm#ixzz3Ce0z983c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I-E量表羅特羅特控制信念場理論強化理論控制信念社會學習理論Rotter個人對己身與世事關係的看法語句填補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