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Z理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Z理論(Theory Z)是由美國日裔學者威廉·大內(一譯烏契,William Ouchi)在1981年出版的《Z理論》一書中提出來的,其研究的內容為人與企業、人與工作的關系。 威廉·大內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企業管理碩士,在芝加哥大學獲企業管理博士學位。他從1973年開始專門研究日本企業管理,經過調查比較日美兩國管理的經驗,提出Z理論。如今,他是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洛杉機分校的管理學教授。 在Z理論的研究過程中,大內選擇了日、美兩國的一些典型企業進行研究。這些企業都在本國及對方國家中設有子公司或工廠,采取不同類型的管理方式。大內的研究表明,日本的經營管理方式一般較美國的效率更高,這與20世紀70年代後期起日本經濟咄咄逼人的氣勢是吻合的。作者因此提出,美國的企業應該結合本國的特點,向日本企業管理方式學習,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他把這種管理方式歸結為Z型管理方式,並對這種方式進行了理論上的概括,稱為“Z理論”。該書在出版後立即得到了廣泛重視,成為80年代初研究管理問題的名著之一(《Z理論》一書與《成功之路》、《日本和管理藝術》、《公司文化》一起被稱為美國管理“四重奏”,其中《日本的管理藝術》作者之一帕期卡爾曾與大內一起研究日本的管理)。 Z理論認為,一切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信任、敏感與親密,因此主張以坦白、開放、溝通作為基本原則來實行“民主管理”。大內把由領導者個人決策、員工處於被動服從地位的企業稱為A型組織,他認為當時研究的大部分美國機構都是A型組織。A型組織的特點為: 1.短期雇用; 2.迅速的評價和升級,即績效考核期短,員工得到回報快; 3專業化的經歷道路,造成員工過分局限於自己的專業,但對整個企業並不了解很多; 4.明確的控制; 5.個人決策過程,不利於誘發員工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 6.個人負責,任何事情都有明確的負責人; 7局部關系。 相反,他認為日本企業具有不同的特點: 1.實行長期或終身雇傭制度,使員工與企業同甘苦、共命運; 2.對員工實行長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 3.非專業化的經歷道路,培養適應各種工作環境的多專多能人才; 4.管理過程既要運用統計報表、數字信息等清晰鮮明的控制手段,又註重對人的經驗和潛能進行細致而積極的啟發誘導; 5.采取集體研究的決策過程; 6.對-件工作集體負責; 7.人們樹立牢固的整體觀念,員工之間平等相待,每個人對事物均可作出判斷,並能獨立工作,以自我指揮代替等級指揮。他把這種組織稱為J型組織。 大內不僅指出了A型和J型組織的各種特點,而且還分析了美國和日本各自不同的文化傳統以致其典型組織分別為A型和J型,這樣,就明確了日本的管理經驗不能簡單地照搬到美國去。為此,他提出了“Z型組織”的觀念,認為美國公司借鑒日本經驗就要向Z型組織轉化,Z型組織符合美國文化,又可學習日本管理方式的長處,比如“在Z型公司裏,決策可能是集體做出的,但是最終要由一個人對這個決定負責”。(第66頁)而這與典型的日本公司(即J型組織)做法是不同的,“在日本沒有一個單獨的個人對某種特殊事情擔負責任,而是一組雇員對一組任務負有共同責任”。(第39頁),他認為“與市場和官僚機構相比,Z型組織與氏族更為相似”,並詳細剖析了Z型組織的特點。 考慮到由A型組織到Z型組織轉化的困難,大內給出了明確的13個步驟,認為這個變革過程一般應如此進行: 1.參與變革的人員學習領會Z理論的基本原理,挖掘每個人正直的品質,發揮每個人良好的作用; 2.分析企業原有的管理指導思想和經營方針,關註企業宗旨; 3.企業的領導者和各級管理人員共同研討制定新的管理戰略,明確大家所期望的管理宗旨; 4.能過創立高效合作、協調的組織結構和激勵措施,來貫徹宗旨; 5.培養管理人員掌握彈性的人際關系技巧; 6.檢查每個人對將要執行的Z型管理思想是否完全理解; 7.把工會包含在計劃之內,取得工會的參與和支持; 8.確立穩定的雇用制度; 9.制訂一種合理的長期考核和提升的制度; 10.經常輪換工作,以培養人的多種才能,擴大雇員的職業發展道路; 11.認真做好基層一線雇員的發動工作,使變革在基層順利進行; 12.找出可以讓基層雇員參與的領域,實行參與管理; 13.建立員工個人和組織的全面整體關系。 大內認為這個過程要經常重復,而且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比如十到十五年。 《Z理論——美國企業界怎樣迎接日本的挑戰》中譯本,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1984年出版,是“國外經濟管理名著叢書”中的一種。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Z理論企業管理個人日本組織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