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人際關係理論(巴納德)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巴納德重大理論: 1.互動體系論((system of interactions) :        巴納德認為組織不是單純以「人」為內容者,而是「人群間互動的關係」所組成的系統。此一系統是由人們的:共同的目標。 貢獻心力的意願。 相互溝通的能力。 等三項因素所結合起來的。 2.非正式組織(informal organization) :        巴納德特別重視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因為他認為正式組織是「有意識的協調行動的體系」,即「層級節制的體系」。但是非正式組織則是無意識、是李土型的,是自然因素(如個人接觸及互動)使人們結合在一起的組織。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兩者間有密切的關係,因為有正式組織,才有非正式組織。 3.貢獻之滿足平衡論:        巴納德認為人之所以願意為組織貢獻所能,乃是因為該組織能給他各種滿足(包括:物質及精神方面)。故貢獻與滿足是相對的 4.權威的接受論        在一般人觀念中,組織中上級對下級所發出的命令通常被認為是具有「權威」,但巴納德卻認為權威不在發令者,而是在受命者,即視受命者接受同意的程度大小而定,這種接受程度的大小又依下列四個條件而有所不同,亦即完全接受命令必須:        (1)受命者已瞭解        (2)合於組織目標        (3)不違背受命者之利益        (4)受命者有能力加以執行        他說由於上述這四項條件,通常總是存在,況且每個人均各有一個所謂「無利害區」「無異議區」或「無差異區」 (zone of indifference),凡落在此區域裡之命令必被接受無礙,因此,若取得部屬的同意和合作,在此區域中通常是容易的。 5.溝通問題:       應給予溝通者具備正式之溝通權威的確認。   6.主管的職能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巴納德認為在一個正式的組織中,主管人員是關鍵的人物,他就像身體中的神經系統。他認為主管具有三項最重要的職能:        (1)設定與界定組織目標        (2)建立溝通系統        (3)積極取得員工的努力(合作意識) 激發員工對本機關之認同。 制定本組織的目的和目標:此包括決策和授權。   7.責任的道德觀 : 「內在責任感」影響個人工作最大的因素。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權威的接受論貢獻之滿足平衡論Mintzberg互動體系人群關係巴納德政府再造敏茲伯格新政府運動社會系統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