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徐喬-經濟學

主題:華森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於試題:34.哪一種教育學派認為「給我一個孩子,我可以訓練成任何你想要的樣子」?(A)認知學派 (B)人本主義學派 (C)行為學派 (D)功能學派。 第一大勢力:行為學派 行為學派(Behaviorism)為當代科學心理學的主流之一,在心理學各派理論中,號稱為第一勢力。行為學派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J. B. Watson)於1913年所創立。此派理論的特徵有以下四點: (1)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因此在方法上重實驗、觀察;在研究題材上只重視可觀察記錄的外顯行為。 (2)解釋構成行為的基礎是個體表現於外的反應,而反應的形成與改變是經由制約作用的歷程。 (3)重視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不承認個體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故而被認為是決定論。 (4)在教育上主張獎勵與懲罰兼施,不重視內發性的動機,強調外在控制的訓練價值。 行為學派盛行在美國,影響擴及全世界,廿世紀二○至五○年代,其間四十多年,心理學界幾乎全為行為學派的天下。行為學派亦稱為行為心理學(Behavioristic Psychology)。行為學派演變到後來,因對行為解釋的觀點不同,又有激進行為主義(Radical Behaviorism)與新行為主義(Neo-behaviorism)之分。 認知行為理論是由認知和行為主義演進而成的,包括了有三項的特徵:1.解決問題與產生改變2.重視科學方法3.監視和控制行為的認知歷程 認知行為學派(Cognitive-behavioral Theories)與行為學派所重視的改變行為有所不同,認知行為理論或是治療模式所採用的觀念和技術是採用於行為主義、社會學習理論、行動治療(Action Therapy)、社會功能學派、任務中心治療法和一些根據認知模式的治療法,譬如說:理性情緒治療法(RET),而認知行為學派所注重的是一併改變思想和感受. 治療觀念的發展過程中,要在治療中很明顯的分開認知和行為並不容易,認知和行為兩派學者便往新方向做結合,除了直接改變認知狀態外,也做行為的修正,便走向認知行為治療的途徑. 較著名的精神分析學派趨向認知行為治療的學者有Frankl Ellis和Beck.而行為治療學派趨向認知行為治療的學者有Bandura,Mechembaun,Lazarus等等. 行為學派相關理論在諮商上之應用有三個相關的名詞: 一、行為諮商(behavioral counseling); 二、行為治療(behavioraltherapy); 三、行為矯正(behavioral modification)。 行為諮商是以行為學派相關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著重協助當事人改善行為的諮商歷程,行為治療更強調對於不良行為的改正與人格重整,行為矯正又稱之為行為改變技術,著重以系統化的方法改變或修正行為,基本上,三者沒有多大差異,因此,以「行為治療法」作為篇名。   行為主義的論點應用在諮商、心理治療與行為矯正上,著重協助行為治療法的理論與技術當事人學習新的與較適應的行為,而諮商師與心理治療者就是一位學習專家,依照學習原理與法則,指導當事人形成、改變或矯正行為。此種行為理論與技術傾向,大都不離史肯納行為主義的基本論點。   http://www2.wunan.com.tw/download/preview/2b36.pdf 「死心眼兒」,你也有吧! 行為學派大師Burrhus F. Skinner(1904-1990)曾利用Skinner box 做過一個頗為經典的實驗,內容為訓練鴿子啄擊按鍵。他發現:鴿子除了可學習到制約反應(Pavlov 的古典制約學習,classical conditioning)外;藉由增強物(reinforcement)的出現,鴿子也可學到何時啄擊、辨別(discriminateion)按鈕顏色等較有智慧(*註1)、較高層次的複雜行為(操作制約學習,operant learning);並將學習類化(generalization)於不同(按鍵)形狀的新情境中。 有趣的是,鴿子學到的不僅僅是與刺激(增強物)和增強時制(schedule ofreinforcement)有關的反應性行為(respondent behavior)和操作性行為(operantbehavior)而已。在學習過程中,有時鴿子會展現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行為。例如:在閃示燈亮起,要牠去啄擊綠鍵的同時,他會拍動一下翅膀或單腳跳躍一下。因為是只要出現目標行為(target behavior),鴿子便會得到增強物。所以鴿子「偶然」表現的無關行為(或動作),也會同「目標行為」一樣,與增強物在「時間」上形成聯結(association)。因之,鴿子便會誤解(且固執的認定)這些本來與學習無關的行為的效果,以致在後來的學習中不斷的重複這些無用的動作(甚至執著到有些「死心眼兒」)。Skinner 稱這些動作為「迷信行為」(superstitiousbehavior),意謂鴿子們錯置因果關係,且盲目相信無關變項的迷惘作為。 第一大勢力:行為學派 行為學派(Behaviorism)為當代科學心理學的主流之一,在心理學各派理論中,號稱為第一勢力。行為學派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J. B. Watson)於1913年所創立。 此派理論的特徵有以下四點: (1)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因此在方法上重實驗、觀察;在研究題材上只重視可觀察記錄的外顯行為。 (2)解釋構成行為的基礎是個體表現於外的反應,而反應的形成與改變是經由制約作用的歷程。 (3)重視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不承認個體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故而被認為是決定論。 (4)在教育上主張獎勵與懲罰兼施,不重視內發性的動機,強調外在控制的訓練價值。 行為學派盛行在美國,影響擴及全世界,廿世紀二○至五○年代,其間四十多年,心理學界幾乎全為行為學派的天下。行為學派亦稱為行為心理學(Behavioristic Psychology)。行為學派演變到後來,因對行為解釋的觀點不同,又有激進行為主義(Radical Behaviorism)與新行為主義(Neo-behaviorism)之分。   第二大勢力: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Psychoanalytic School)係指採取奧地利精神醫學家佛洛伊德(S. Freud)精神分析論的觀點解釋人性的心理學家們的通稱。 Psychoanalysis一詞譯為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時,係指採取奧地利精神醫學家S. Freud本人所首創,再加上其繼承人的修正,對精神疾患治療時所採用的一套方法。精神分析治療法的目的是,希望經由精神分析的歷程以徹底改變患者人格;而在分析時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1)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鼓勵患者將其心中的意念及臨時聯想或曾有的作夢經驗,毫無保留地傾訴出來,以之作為進一步分析的資料與根據。 (2)解析(interpretation):對患者解析其聯想及夢之內容,以澄清其觀念。 (3)移情(transferences):根據精神分析師與患者之間的關係,藉以觀察患者以往與別人的情感關係。 Psychoanalysis一詞譯為精神分析論(或心理分析論)時,係指S. Freud的人格理論,或更廣義指其對人性的理論解釋。精神分析論內容複雜,簡言之其要義有三: (1)人格動力(personality dynamics)觀:S. Freud用潛意識、慾力、生之本能、死之本能等觀念,解釋人類行為的內在動力。此等動力是人類一切行為變化的基本原因,亦即人性之基本。 (2)人格發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S. Freud以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性徵期以及戀母情結、認同等泛性論的觀點,解釋人格發展的歷程。 (3)人格結構(personality structure):S. Freud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來解釋人格結構,並以衝突、焦慮以及各種防衛作用來解釋人格結構中三個我之間的複雜關係。 在精神醫學、心理治療以至輔導、諮商等各方面,受S. Freud影響者,主要是他的精神分析法;在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以至於文學、宗教、藝術等各方面,受S. Freud影響者,主要是他的精神分析論。   第三大勢力:人本學派 人本學派(Humanism)或人本論(Humanistic Theory),廣義言之,本詞泛指一切強調人性尊嚴與重視個人自由及個人價值的理論。狹義言之,本詞義同人本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 人本心理學是心理學理論中,除精神分析論與行為論之外的一派新興理論。因此,人本心理學號稱心理學中的第三勢力。人本心理學興起於廿世紀五○年代,在理論取向上,一方面反對以病患研究為基礎的精神分析論,另方面反對以動物及幼兒簡單行為研究為基礎的行為論。人本心理學家主張以正常人為研究對象;研究人的經驗、價值、欲念、情感、生命意義等重要問題。人本心理學研究的目的在助長個人健康發展、自我實現以至造福社會。 消弱:針對無傷害性,只為博取注意力的行為問題,宜採取忽視、不理會的處理方式。例如:忽略孩子在課堂上刻意扮鬼臉的行為。 33. 老師故意對於學生不當行為予以忽視,使其無法得到酬賞。這種方法稱為 (A)隔離法 (B)消弱法 (C)懲罰法 (D)沉默法。 97台中豐原合作國小代理教師#7661 答案:B 當學生表現某種不受歡迎的行為時,教師拿掉他所是好的正增強物以減少其不受歡迎的行為,此種行為改變技術稱為? (A) 懲罰 (B) 負增強 (C) 消弱 (D) 強化作用 達人解惑 答案:C   學生上課惡作劇以引起老師注意,老師不予理會,久而久之,學生自覺無趣,惡作劇的行為愈來愈少,這是輔導上常用的那一種行為改變技術? (A)辨別 (B)類化 (C)消弱 (D)負增強 95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試題#7059 答案:C     反覆讓不可能消失 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Fighting!Fighting!Fighting! ^_^ y 四大懲處原則 1、警告性原則:熱爐外觀火紅,不用手去摸,也可知道爐子是熱得足以灼傷人的。為讓員工趨利避害,企業的領導者就要經常對下屬進行規章制度的教育和宣傳,以警告或勸戒員工不要觸犯規章制度,說明罰款的種類和額度。如果有企業平常把規章制度藏在抽屜里,誰都不知道裡面規定了啥內容,等到員工違規後,才拿出來作為罰款的依據。這樣做,顯然不能服眾。   2、驗證性原則:用手觸摸熱爐,毫無疑問地會被烈焰灼傷。誰若明知企業有相關規定,還要以身試“法”、觸犯單位的規章制度,就一定要對其進行懲處,以明紀律、以儆效尤。 3、即時性原則:碰到熱爐時,立即就被灼傷。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生後立即進行,決不拖泥帶水,決不能有時間差,以便達到及時改正錯誤行為的目的。 4、公平性原則:不管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管理者應該是罰款制度最直接的體現者,對自己倡導的制度更應該身體力行。如果“刑不上大夫”,那麼罰款制度有不如無,甚至比沒有更糟糕。 善用增強原理 對於ADHD兒童的不當行為,例如在課堂上不停地玩弄鉛筆盒或轉鉛筆,做一些小動作企圖吸引老師的注意,最好的處置方式可能是採用削弱的原則,故意不予反應,以免造成負面的增強。但對於其良好的行為表現,則應該把握機會給予鼓勵和適度的增強,使其建立正常反應的模式,以改善不當的行為。一般而言,可使用的增強物可分四類 (金樹人,民80) : (一)社會性增強物:包括口語式例如:「好孩子,你整節課沒有都離開座位,真了不起!」「好棒!你能專心把圖畫畫完」「好!你做的真好」。非口語式的例如:點頭、微笑、豎起大拇指稱讚、輕拍肩膀、握握手等……。 (二)符號性增強物: 包括數字、兌換、笑臉面具和特殊的符號,例如獎勵卡、榮譽狀等。 (三)活動性增強物: 包括在學校中兒童所喜歡的活動,例如自由閱讀、參予教室佈置、免除一項家庭作業、打球等。有時候給予ADHD兒童一段自由活動的時間,是一種蠻有效的活動性增強。 (四)實物性增強物: 以真正的物品當增強物,例如食物、爆米花、記事簿、鉛筆、郵票、漫畫書、小玩具等。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EpPdTe4Uv8MJ:residence.educities.edu.tw/bookbear/paper/003-adhd.htm+&cd=1&hl=zh-TW&ct=clnk&gl=tw 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之比較: 古典制約先於1906年由Pavlov於實驗中觀察而出。在一個典型的古典制約行為之中,古典制約如同公式般,必定有非制約刺激、非制約反應、制約刺激與制約反應。即使是時間制約,表面上看不到實體制約刺激,實際上時間本身就是它的制約刺激了,如同到了中午就會肚子餓,是因為「中午」已經跟「午餐」產生了連結﹝註二十三﹞。 而1913年由Thorndike發現的操作制約,卻不像古典制約一樣,必定要有非制約刺激、非制約反應等四者之一。操作制約其實就是試誤學習,個體會在刺激下嘗試錯誤,慢慢找出正確的方式對刺激做出正確的回應。從行為強化的角度來比較,古典制約行為的強度,通常取決於非制約刺激與制約刺激發生的前後順序。而操作制約行為的強度可以藉由增強作用來加強,這是古典制約所沒有的。 但不管是古典制約或是操作制約,兩者都有所謂的刺激類化,也都會因為時間的消逝而消弱、兩者強化作用的安排方式也會對行為的強度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兩者都會讓刺激與反應間產生連結,這是制約最基本的概念。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不僅加諸於個體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讓其獲得或失去某種行為,觀察別的個體的社教化學習過程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例如,小孩看到幼兒園老師誇讚彬彬有禮的小朋友,並且給其糖果吃,等到他(她)見到幼兒園老師,也會彬彬有禮;而小孩其他特質如性別角色等也是從社會環境學習而來的。   增強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 由行為學派學者史金納(Skinner)所提出,專注於找出行為與環境間制約因子的關係,而不探究員工心理的想法或內在需求。 此理論主張:行為的建立乃是依據行為的後果。   行為改變技術--四種增強策略   ᾶ 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 行為表現後得到酬賞,行為也因而強化。   ᾶ 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 避免受到制裁或痛苦的威脅,而增強目標行為。   ᾶ 懲罰(Punishment) 懲罰指某人在某種特定情境下作出不良的行為後,若被施予厭惡的刺激物,那麼他在下次類似的情境時, 出現類似行為的機率將降低。   ᾶ 消弱(Extinction) 對於不良的行為反應,我們停止或降低以往增強物的水準,即可減少該行為或反應的出現。   行為改變技術的原理與應用   行為改變技術是行為原理在許多人類情境的運用(包含兒童養育、教育、輔導、心理治療、企業管理、社會工作等情境),相信所有行為都可由學習得來。行為改變技術的功效,積極而言,可增進個體良好行為;消極而言,能消除個體之不適當行為。茲就其特性、理論類型、及其原理與應用,分別敘述如下,並多舉事例說明理論與實際之關聯。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1、行為改變技術是應用實驗心理學行為原理,客觀而有系統、有步驟的處理行為的有效方法。如矯正以奶瓶喝牛奶習慣,須有實驗者(母親)、受試者(小華)、控制變項(賞貼紙講故事)、反應變項(用玻璃杯喝牛奶)等要件。 2、行為改變技術能解決個人與社會問題,增進人類適應功能。如:以獎金來提高工作效率,以罰款來管制交通、汙染問題。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類型 行為改變技術源自行為學派,強調可觀察(看得見)、可測量的具體行為。其理論類型大致區分如下: 一、反應性制約 「制約」是一種事物的成立,以他種事物為先決條件。(如:水遇熱化為水蒸汽,遇熱就是水蒸汽的制約)。反應性制約是刺激的配對與替代,是被動的行為。如:電視廣告運用此原理,人們看見美女產生愉快反應,使汽車(或化妝品)與美女伴隨出現,則會有購買的慾望。又如教學情境也是如此,學生害怕處罰,老師在實施處罰之前,黑臉伴隨出現,因而學生見老師黑臉也會害怕。 二、操作性制約 操作性制約是反應增強的作用,是後果愉快、滿足需求,而使反應頻率增加,行為較主動的原因是「增強物」的介入。如:自動販賣機的操作 ,投幣立即得到飲料的滿足;打電腦的立即回饋,正確答案出現後的增強 。開會的出席費高,或辦活動的供應物品多,都會造成參加者人山人海,甚至經費不夠的結果。給餐廳服務生較多小費,換毛巾的次數就會增加。學習情境如:幼兒學說再見,拍手或食物都是增強物;學生有好表現時,老師的微笑、拍肩膀、公開鼓勵表揚,造成許多成功事例,足見成就感教學的重要性。 三、社會學習 班都拉的觀察(模仿)學習,強調環境的重要(境教),行為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學校的模範生選舉、杏壇芬芳錄、師鐸獎,社會的模範父(母)親表揚、好人好事表揚,就是觀察(模仿)學習的正面應用。而「上樑不正則下樑歪」、「殺雞儆猴」、「殺一儆百」,就是觀察(模仿)學習的另一面應用。 四、認知行為改變 觀念是行動的指引,有正確的觀念,才有正確的行動。人們的困擾不是來自事情本身,而是來自人們對事情的看法。換言之,不合理的想法會造成情緒的困擾。因此,要矯正不當行為,就要糾正當事人不合理的想法,改變其情緒,建立合理的信念。如:戒菸的正面認知,是戒菸可以省錢,不抽菸的飲食味覺比較香;而戒菸的反面認知,是抽菸會致癌。若能認知戒菸的正反面結果,就會改變不當行為。  增進個體良好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 五、行為的塑造與串連(逐步漸進法) 行為是逐步養成的(連鎖原理),如同雕塑家的捏泥巴,經過許多步驟,複雜的過程,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又如造句,由若干單字、造詞,連接而成句子。其他如體操、彈琴、電器操作手冊、學騎腳踏車、運動選手以播放影片慢動作而學技能,都是由若干分解動作串連而成,先學會簡單基本動作,進而學會複雜行為。所謂「工作分析」,就是把抽象複雜的教材,逐層分析成為簡單易懂的基本元素;即使是一個洗手動作,也能分解成十七步驟。「馴夫記」能使大男人主義者下廚房煮飯的過程,就是行為塑造( 逐步漸進法 )的巧妙運用。然而,行為塑造若使用不當,也會因誤用而產生反效果,如小偷屢次得逞,便由大偷而成大盜;又如小孩好哭,逐步養成以哭為威脅取食的手段。 二、正增強作用 獎賞是教育上的金科玉律,守規矩的學生會得到鼓勵,所以更樂於守規矩。小女兒跟媽媽到超市買東西,表現順從與合作,媽媽說:「你很乖,去買乖乖吃」,以此經驗,類推到下回再到超市或上街購物的同樣表現。正增強作用對不正常的人也有效。有一植物性白痴,躺在床上十八年未學任何動作,實驗以甜牛奶注入口中,仍可訓練舉右手垂直。另一強壯白痴,以口香糖為增強物,訓練吞食藥丸。都是成功的例子。 增強物大致分為三類:原級增強物、次級增強物、社會性增強物。 原級增強物,指稱「飢而食,渴而飲」的人類基本需求,但若不缺時則無效。次級增強物,是能代替原級增強物的籌碼,如:金錢,「人為財死,烏為食亡」「有錢能使鬼推磨」,若烏也被教以金錢換食物,則也會為金錢而賣命;教猩猩以一枚籌碼投入自動販賣機取食,再教其拉動另一部機器把手而得籌碼,則猩猩會不停工作。社會性增強物,是概括性的增強物,教師對學生的關懷友情、鼓勵表揚讚賞、加分、榮譽、成就感教學,均屬之。其效果往往大於物質增強。普利馬克原則,以行為本身為增強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小孩大多喜愛看電視,看電視就是行為本身,使看電視之時間漸減,而漸增看書的時間,也就是以看電視為誘因,轉變為看書的習慣。上述幾類增強物,都是外在的,不如內化為內在滿足的自我增強,自我肯定,「不以物喜,不為己悲」的內在增強,效果最強且持久。每個人對增強物的喜好有個別差異,甲的補品,也許是乙的毒物。所以不可一概而論,應先作增強物調查,使增強物配合個別需要。使用增強物應注意的原則是:增強物方便取得,手續簡便,而不是以滑雪或看電影等不易立即實現的酬賞為增強物;增強物要立刻提供,不僅要善有善報,而且要立即就報,(即時獎賞表揚的效果較好);增強物宜可重複使用,(連續給糖必生厭膩);增強物有足夠效力,分量配合需求。 三、負增強作用 負增強是一種威脅,但尚未執行;若不當行為一發生,立刻執行威脅,就是處罰。換言之,負增強是免於受制裁或痛苦的威脅,而增強目標行為,做出合格行為,以脫離痛苦厭惡的情境。負增強作用的語法是:假如不..,就要..。(例:假如不寫作業,就要取消下課時間來寫作業。) 負增強作用分為兩類:一類是逃脫行為。如:烈日下會走避到陰涼的地方;或脫掉一雙窄小難受的鞋子;或按期繳款,免受過期的處罰;或上課專心,以免放學後留校一小時。另一類是防患行為。如:法律明訂犯扎法後果而不觸犯;遵守交通號誌免於受罰;用功準備考試以防成績不好而受罰。 四、類化作用與辨別作用 類化作用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刺激情境類似,兩種刺激愈相似,愈易類化。幼兒學叫爸爸,若形貌愈像,愈會讓幼兒強認爸爸。所謂「愛屋及烏」,學生敬愛某位老師,因而對其 擔任的課程也特別喜歡。另一類是運用舊經驗,「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又如:要求小孩到圖書館肅靜,可先到教堂做禮拜的經驗。若刺激明顯不同,則會產生辨別作用。如:紅燈止步綠燈行;又如:辨別是非,分明青紅皂白。辨別作用對反應而言,謂之選擇增強。見馬呼之為馬,則給予增強;若指鹿為馬,則不予增強。 五、代幣增強作用 以符號(象徵物)代替實物獎勵。如:積分制、點卷、籌碼、榮譽卡、貼紙、行為契約,以兌換獎品實物。日常生活的運用不勝枚舉,某選舉以千元購得支持卡,若當選則兌換十倍的價碼,真是應用此方法之高招。使用代幣制的優點有:實施方便、避免飽足、標準客觀、可同時用於多數人。而使用代幣制的缺點有:相互收受使用、卡片易偽造、購實質增強物的花費大。 六、模仿原理:身教與境教(刺激控制法) 身教就是示範法,教師以身作則,提供良好學習楷模,學生看樣學樣。或是觀察學習,如:考試作弊記大過乙次,以儆效尤。身教的要素之一,是楷模的特性,年齡性別較接近者、社會地位高者、成功的名人專家,較易被模仿,因其較容易成功。其二是觀察者的特性,注意力集中、動機強烈者,較易模仿成功。其三是模仿的過程,楷模行為得到何種獎懲,深深影響模仿行為。境教是安排環境以改變行為。節食減肥者,於冰箱門貼著美女照片,寫上警句:「看!少吃就會這麼美」,控制取食的慾望。有一位名作家,為了專心於書房寫作,命僕人取走外衣,無外衣蔽體,不得外出,只好留室內潛心著作。都是刺激控制法的妙用。 七、增強的分配方式 增強的分配方式有「連續增強」與「間歇增強」之分。「間歇增強」又分為「比率分配」與「時距分配」,各有「固定」與「變動」二類。固定的「比率分配」如:按件計酬,或是每上一課休息十分鐘。變動的「比率分配」如:吃角子老虎,或是推銷員的售出商品。比較事例:老師發問,學生按次序輪流回答,是固定的「比率分配」。若以抽籤方式回答,則是變動的「比率分配」,效果較好。固定的「時距分配」如:每週一檢查作業。變動的「時距分配」如:臨時抽查作業。比較事例:段考是固定的「時距分配」;臨時考則是變動的「時距分配」。一般而言,間歇優於連續,變動優於固定。而比率又優於時距,因為比率式按件計酬值得加班,而時距式不必多賣力加班。 消除個體不適當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 一、消弱作用(停止增強) 消弱作用是使個體反應得不到回饋,而消弱行為。上課時老師發問,某生數次舉手皆得不到機會,之後該生不想再舉手。又如某女老師在課堂上無心說了一句引人遐思的雙關語,學生起哄,老師若無其事,自然就會消弱笑鬧場面。又如哭鬧小孩,若不予理會,待表現乖巧,才給予注意微笑,就會削減哭鬧,養成正當行為。使用消弱作用應注意的是:扣留增強到相當久,例如不理會哭鬧小孩要狠心,即使在地上連滾帶爬,也不可心軟而前功盡棄。此外,管制增強要全面合作,態度一致,如訓練小孩於正餐吃飯而不吃零食,就要在除了正餐間以外,管制所有可能取得食物的機會,才能發生效用。再者,反應動作要十分吃重、付出相當代價,才給予增強,如買獎券,若每張二十元,則不中也不痛不癢;若每張千元,數次不中,則因代價太高而放棄。 二、增強相剋行為(相互抵制) 甲刺激產生痛苦的反應,乙刺激產生愉快的反應,若使愉快反應強於痛苦反應,且兩行為不並存,則乙刺激會取代甲刺激。依此原理,則可安排無法並存的兩行為,以好行為代替不當行為。如:唱歌與哭鬧兩行為不能並存,小女孩若起床唱歌則得貼紙,就會剋除哭鬧行為。又如興奮與平靜是不並存的行為,某生愛吵鬧,若選為風紀幹事,為了維持秩序,某生自己就不再吵鬧。 三、敏感遞減法(逐減敏感法) 逐減敏感法是消除焦慮、緊張、懼怕的行為治療法。例如:女生怕蛇,則設計安排有系統地呈現刺激,以逐漸降低消除恐懼症。首先在遠處呈現假蛇,由他人觸摸,並未有危險反應;再向前移近,也不見危險;繼之出現遠處真蛇,漸漸移近,手扶他人手以摸蛇,最後親手摸蛇而不會懼怕 。又如肌肉放鬆訓練,也是此原理的運用。 四、飽足法(飽和原理) 飽足法是給太多的增強物,多到不能處理而厭膩。某生上課喜歡轉動筆桿,難免分心,教師指定他不停地反覆此動作,直到產生厭煩痛苦而戒除該不當行為。常例戒菸,令其猛抽菸,直到頭昏腦脹而產生厭惡,但要小心運用以免傷害身心。又如某飲食店,以炸大蝦著名,但每人限吃一尾,不會產生飽足而有再光顧的欲求,此為避免飽足的妙用。 五、撤除正增強 撤除正增強可分為「隔離法」與「虧損法」。以實例來說,「隔離法」如:喜歡遊戲的兒童,若不遵守規定,就不讓他遊戲。某生是桌球代表隊,卻犯抽菸的不當行為,教練警告他,若再抽菸就要取消代表隊資格。「虧損法」是扣除其所擁有的增強物。如:逾期還書要罰款;不守常規要扣操行分數;開車超速要被開罰單。但要注意的是,扣除增強物應考慮當事人是否付得起的數量,若當事人一貧如洗,則罰重款會有困難。 六、遠離增強物(禁制法) 遠離增強物是調整環境,移走引人作怪的刺激。老子說:「不見可欲 ,使心不亂」。例如:菸毒勒戒所,就是使吸菸毒者避開誘惑,而戒除菸毒之癮。又如:學生上課搗蛋,老師將其移開鄰座,使調皮學生沒有任何接應,缺乏任何增強。然而使用禁制法應小心,以免誤用。學生上課搗蛋,若老師令其罰站教室後,正合該生心意,視野擴大,無法制止其作怪,若再令其罰站走廊,更是逍遙自在。所以使用者務必了解學生心態。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 一、合理情緒治療法 以合理的認知,來培養健康的情緒狀態。人們許多的情緒困擾,經常是當事人的不合理看法,戴有色眼鏡跟自己過不去。因此,觀念的重建,轉移情緒,是化解之道。例如:失戀產生不安情緒,常安慰之「天涯何處無芳草」。又如:考試落榜,自責過甚而痛苦,則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安慰之。人們的情緒困擾,或人與人之間的誤解,也常起因於成見與偏見。例如列子書中記載一則寓言:某人遺失斧頭一把,懷疑鄰人之子所偷,因而見鄰人之子走路動作舉止,都覺得像小偷;日後,在井內尋回,再視鄰人之子行為態度,怎麼看都不像小偷。此乃不合理的成見與偏見使然。 二、自我解惑法 自我解惑法是分析解決問題的有系統思考步驟。大致分成五個步驟:首先要面對困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困難是不可避免的,要鼓勵當事人勇於面對困難,而不逃避問題;其次要認清問題,透過討論將籠統的疑惑,界定得更清楚;再次是列舉對策與研判對策,以腦力激盪法,想出一切可能的解決辦法,並考慮各對策的優劣得失與後果;最後確定實施對策,天下沒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方法,所以要通權達變,「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即是可行之道。 三、自我肯定訓練 自我肯定訓練是懂得拒絕別人的技巧,能表白自己的意願,有主見,有自信心,合情合理,不遷就他人無理的要求與干擾,以免造成埋怨、後悔、自責、膽怯的後果。一般人常礙於情面,不知如何拒絕別人,常常開不了口。例如:心不甘情不願地難以回絕朋友的借錢;或室友的錄音機吵到自己的專心讀書準備考試,卻又不好意思吭聲,只有滿肚子的悶氣。自我肯定訓練的過程是:真實的敘述、誠懇的表達、合理的聲明、明智的果決,坦誠地表明自己的主張。自我肯定訓練可以說是改變個人性格的重要措施,它所運用的原理仍屬行為改變的過程,但是含有相當多的認知成份。 四、自我教導訓練 自我教導訓練是當事人教導自己應付焦慮、痛苦、恐怖的不利情境,面對現實,積極的看法。自我教導的語氣,常是自我支持、自我勉勵的話。例如:在恐怖情境中,自言自語:「不要怕,要冷靜」;學開車,自已說:「小心點,手腳要放鬆」;打籃球,自己說:「對準籃圈,球要抓牢 」;參加考試,警惕自己:「不要緊張,慢慢想」。這些都稱為自我教導訓練。總之,行為改變技術簡便易行,只要稍微用點心思就會做。雖然難免有挫折,人類的個別差異很大,從「社會平衡論」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觀點而言,整個社會是常態的,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各有所長,各司其職,各安其所。有的人是小柴棒,有的人是大棟樑,小柴棒如何能成為大棟樑?只要適材適所,社會就能平衡,又何必強求?孔子弟子三千,成德達材者不過七十二而已。過去教育重視精英教育,今日教育兼顧英才與通才,責任與壓力加重,因此要善用教育原理方法,相信行為改變技術對今日教育有所裨益。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華森行為學派古典制約操作制約激進行為主義第一勢力行為改變技術行為治療行為矯正行為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