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競賽制度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擷取自~ 球類競賽實務 陳金春 競賽制度之制定 循環制:S=n(n-1)/2 單淘汰制:S=n-1 雙敗淘汰制:S=2(n-1)或S=2(n-1)=1 冠亞軍淘汰制:S=2n-3 混合制:*分組循環、*先淘汰後循環、*先循環後淘汰 挑戰制:勝率公式=勝局(分)÷〔勝局(分)+負局(分)〕   較常見的比賽制度賽制內容: (一)循環制 循環制是指:凡是參加比賽的隊(人),都能循環相遇,有互相比賽的機會。各相遇一次者為單循環,各相遇兩次者為雙循環,各相遇多次者為多循環。一般較常採用的是單循環賽制。 循環制的優點是各隊均須相遇,沒有賽程上的僥倖,且弱隊也有切磋技術的機會。其缺點是比賽場數較多,如參加的隊數多,便須長期比賽,不但浪費人力、物力、時間,也容易產生厭倦而生問題。有時也有故意放水的現象發生。 比賽總場數的計算 公式:S=n(n-1)/2(雙循環賽制不必除以2)    S代表比賽總場數,N代表參加隊(人)數 例如:六隊參加    S=6(6-1)/2=15(場) 編排法: 幾何圖形表示法是應用幾何之多邊形來表示循環之意,各角代表一隊(人),而以邊線及對角線表示相遇的情形。例如五隊(人)參加比賽,則以五邊形表示,每隊(人)佔一角各以四條邊線或對角線表示與另四隊相遇(ABC,代表參加隊(人)名,1234..代表賽次)。 循環賽名次判定法  @積分計算法 每隊(人)勝一場得2分,敗一場得一分。棄權不予計分且棄權一場後其他各隊與棄權隊比賽的成績均不予計算。  @名次之判定 *  以積分多寡判定名次。 *  棄權隊不列名次。 *  積分相同時之名次判定如下: 兩隊積分相同時,大部分以該循環兩隊比賽之勝隊佔先。亦有規定重賽的。另有的規定與三隊以上積分相同的制定法相同的判法,即以勝率或勝分除以負分的商之大小來判定名次。 三隊或三隊以上積分相同則以各隊在該循環全部比賽或相關隊之間比賽之勝局(分)除以負局(分)或勝率之大小判定名次。   (二)單淘汰制 單淘汰制為失敗一次即被淘汰出局,不得再比賽。單淘汰賽是被公認為最簡單、最快速的比賽制度。 單淘汰制的優點是賽程簡單而少,節省時間、經費和人力,賽程日趨精彩、漸入佳境,最後的決賽容易達高潮,且各隊都不敢放水。其缺點是失敗一次便被淘汰出局,沒有重整旗鼓的機會,且如次強者不幸於初賽時即遇最強者,而被淘汰。則以後複、決賽時,反非成績最優之隊伍,不僅乏味,且失公道。除冠軍以外的名次均有賽程上的僥倖。 所以,單淘汰適用於參加隊數很多的比賽或體能消耗很大的項目。補救單淘汰制缺點的方法是採用種子法,先用「種子法」將上屆比賽前四名或一般公認為實力最強之四隊,分別列於賽程表之上下兩部之兩端。以及先單淘汰後取三或四隊各單循環決賽的方法。 比賽總場數的計算法 單淘汰因每賽一場便可淘汰一隊,最後只留下冠軍一隊無法比賽,所以由參加比賽的隊數減去冠軍一隊,即為比賽總場數。其公式為:S=n-1,例如五隊參加,S=5-1=4(場) 單淘汰的賽程可分為完整型與不完整型兩類。完整型是指沒有輪空的賽程。不完整型是指有一隊以上輪空的賽程。完整型的賽程參加的隊數必須是2隊,或是2的自乘數。例如:22=4,23=8,24=16,25=32……。這種單淘汰的賽程,如單細胞之分裂,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有序可循,簡單而明瞭,很容易編制。 處理「輪空」的原則 不完整型因有的隊不戰一勝(即輪空),到底有幾隊輪空,應該那些隊輪空,輪空應該集中還是分散比較好等問題,便因而產生。處理輪空有下列幾個原則: *  所有的輪空都應排在第一週期。 *  輪空須平均的排在兩邊。 *  輪空的位置須相對稱。 *  輪空隊是單數時,應先排在右邊。 輪空隊數的計算法 如上所述單淘汰的賽程分為完整型和不完整型,完整型為二的自乘數,故要計算輪空隊時只要用剛好大於參加隊數的二的自乘數減去參加隊便是輪空隊數。例如26隊參加,32-26=6隊。 編排法 單淘汰賽程的編排,遇參賽隊數是二的自乘數時則為完整型,只要畫出相同數目之短直線,然後二隊二隊之上端連以橫線,再於橫線之中央向上畫出短直線,直至剩下一隊便完成。如遇參賽隊數不是二的自乘數時,則須先算出輪空隊數,並且依處理輪空的原則,分配好各輪空的位置,使所有的輪空都分配在第一週期。然後,仿照參加隊數是二的自乘數之畫法,製出賽程圖(1.2.3為隊名,一.二.三為賽次)   (三)雙敗淘汰制 雙敗淘汰制是一種單淘汰制的改良型。它的基本精神是給予在單淘汰部份失敗一次的隊(人)有第二次的機會。這個機會來自另外的一個單淘汰賽程,這個賽程專門供給失敗一次的隊(人)比賽,所以稱之為「敗部」;而原來的單淘汰專供從未失敗過的隊(人)比賽,故稱之為「勝部」。因此,在雙淘汰制中每一隊(人)僅能失敗二次且最少有二次的比賽機會。失敗一次後還有機會由敗部再向勝部冠軍挑戰,爭取最後的冠軍。 雙敗淘汰制因失敗一次還有冠軍的希望,總比賽場數又比循環賽少,因此普遍的被應用在各項比賽。雙敗淘汰制的另一特點是有兩個賽程,像是抽兩次籤似的,可克服抽到壞籤的一些缺點。再者雙敗淘汰除冠亞軍外可以直接從敗部取三、四名,不必加賽,而且相當可靠。 但是雙敗淘汰制亦有其缺點,最大的缺點是賽程的最後三或四場可能同一隊連比四次,所以一定要一場賽完才能再賽,空有很多場地也只能每次賽一場。有時碰到體能消耗較大的項目,還要等一些時間才能開始比賽。不但時間拖得很長,而且對比賽的選手是很累人的。 比賽總場數的計算法 公式一(最少場數):S=2(n-1) 公式二(最多場數):S=2(n-1)+1 第一條公式適用於勝部冠軍戰敗部冠軍使用。第二條公式適用於敗部冠軍打敗勝部冠軍時,再加賽一場爭真正冠軍時使用。例如14隊參加,公式一:S=2(14-1)=26(場);公式二:S=2(14-1)+1=27(場),最少26場,最多27場。 編排法: 分立式排法是將勝部與敗部分開來排,自成一個單位,直到最後敗部冠軍比賽時才聯起來。這種排法勝部與敗部分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編排原則如下: *  分立式不論直排或橫排的方法都一樣。 *  先用單淘汰法排出勝部。 *  不必調整勝部輪空隊的位置。 *  敗部先畫出參加隊數減一的籤。例如9隊參加,9-1=8,則在敗部先畫出8支籤。 *  最右一支籤預留為第一優先籤,給勝部最後敗下來的隊,最左及次右兩支籤預留為第二優先籤,給勝部次慢敗下來的兩隊,如隊數多時再預留四支第三優先籤。 *  依相關位置填入到敗部之代號。如在敗部寫(八)即表示在勝部第(八)場輸的隊要到敗部(八)的位置繼續比賽。   (四)混合制 混合制是指將循環賽、單淘汰賽、雙淘汰賽或其他賽法混合使用在一次比賽。 分組循環 使用循環賽時,如參加隊數太多、比賽場數更多,在預定時間內無法完成時,但又想用循環賽,這時可將參加隊分成若干組,每組若干隊(約3至8隊),先做分組比賽,然後各取一名或二名參加另一次循環複賽或決賽。一般而言在預賽中比過的隊伍在複賽或決賽再相遇都不再比賽,以原來的成績保留下來計算。分組循環是一種能保留循環制優點,而場數又少的比賽制度,現在廣被使用。分組循環之設計。 先淘汰後循環 先淘汰後循環雖然賽程簡單場數少,但參加隊大多沒有切磋技術的機會,對參加遺手來說並不理想。但對時間緊迫的比賽,不失為一種適當的比賽制度。 先循環後淘汰 先循環後淘汰的比賽制度仍保留循環賽之優點,但因分組太多,便以單淘汰或雙淘汰來結束,用單淘汰結束是注重比賽機會的獲得,不太重視名次的公平,所以用雙淘汰結束是比較理想的。   (五)挑戰制 挑戰賽是以技術分級,限制下級選手或對手不能越級挑戰,使在上者因感至高無上,無限光榮不得不勤練以保持王位。在下者為求更上層樓,不得不力爭上游,早日達到上級的位置。挑戰制之分級應先以正式的循環賽比出名次來,然後規定挑戰時間及挑戰方法。 挑戰制適用於長期一起生活、做事、讀書、練習的團體,可長期切磋技術,不必每次循環即知現在某人在隊內或班上的技術水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競賽制度單淘汰制循環制挑戰制混合制輪空雙敗淘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