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政治學概要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一、政治的意義 (一)、政治即政府 (二)、政治即權力、權威、衝突 (三)、政治即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 (四)、其他:     1.蘭尼Ranney:政治是制定政策的過程(與Easton說法相近)         2.孫文:政治是制理眾人之事     二、政治的基本特質 (一)、社群性:有互動方有政治 (二)、目的性:追求社會價值 (三)、權威性:權力之使用       三、政治學的研究範圍與主題 (一)、傳統上著重「制度」的探討 (二)、以「權力」做為研究的核心概念 (三)、以社會中「價值」之產生與分配為中心 (四)、以「政治現象」做為政治學研究的重心   四、當代政治學的演進 (一)、傳統政治學時期:         1.研究重心:較重視國家制度的特性與權力分立產生的問題(民主憲政、人權、政府行政)         2.研究方法:是以歷史或法律研究途徑從事研究         3.研究限制:      (1)不區分「價值」與「事實」      (2)研究途徑有所侷限      (3)研究重心僅著重於正式機構組織      (4)來自西方國家政治發展經驗   (二)、行為主義政治學時期 1.盛行時間:1960s 2.背景:社會學界行為主義浪潮 3.政治學科學化的努力:政治研究應符合科學要求     4.反對只著重制度與歷史的研究     5.基本主張:      (1)方法論的個體主義      (2)建立通則      (3)統計、量化      (4)解釋、預測、控制     6.基本信念:      (1)系統化      (2)嚴格區分「價值」與「事實」      (3)價值中立      (4)科技整合    7.缺失:     (1)人類政治行為相當複雜,無法用客觀角度分析之,只能主觀的觀察     (2)行為研究無法避免做價值判斷     (3)重大政治問題無法量化     (4)使用科學方法無法宏觀觀看問題,容易忽視重大政治問題                  (三)、後行為主義政治學時期 1.簡介:1970s 2.背景:美國的政治、社會危機(種族關係惡化、反越戰、反文化) 3.基本觀點:  (1)認為行為主義過分強調「價值中立」  (2)認為行為主義使政治學研究流於以方法選擇問題,而忽略對重大政治問題的關懷  (3)主張政治學發展需要有「時代關聯性」才能解決重要的時下問題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蘭尼RanneyRanney行為主義政治學傳統政治學行為主義政治學時期傳統政治學時期價值中立嚴格區分「價值」與「事實」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