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學生心理症狀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1、焦慮症: 一般焦慮症涵蓋以下範圍:   1.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是一種廣泛的焦慮狀態,幾乎對樣事情都操心,時間長達半年以上, 且因為長期的焦慮,擔心的事項或擔心的原因已非特定事項,而是斷 斷續續的呈現焦慮狀態。   2.畏懼症(Phobias): 不是很實際的害怕某些特定東西的地方。例如:一般性的畏懼、怕蛇、小動物...。社交畏懼症:害怕與陌生人交談、曠懼症、不敢獨自外出。 3.恐慌症: 獨特且不可預期的生活反應,造成瀕死的害怕。 4.強迫症: 重複不願意的想法或被迫的行為。例如:不斷反覆的洗手或檢查東西。  焦慮症的症狀:1.擔心或害怕有不好的事情發生2.顫抖、抽搐或感覺發抖 3.疲倦、虛脫 4.肌肉緊張或心神不定 5.暈昡或頭痛 6.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7.冒冷汗或手心冒汗 8.口乾、反胃或腹瀉 9.沒有耐心、容易生氣   2、慮病症:患者對自己健康狀況過度的擔心,戲稱為「逛醫院」(hospital shopping) 有以下症狀------ ●即使醫師已經診斷無病症,但此人仍強烈懷疑(或相信)自己是生病的。 ●將輕微的生、心理症狀,放大為嚴重,甚至可能致命的疾病。 ●上述的想法造成明顯痛苦,或者影響生活、工作、人際關係之正常功能。 ●以上現象持續至少6個月。 慮病症是覺得自己罹患重大疾病,所以是錯誤的。   檢查沒什麼病卻總抱怨身體不適,家人是在裝病嗎?對一些小毛病過度反應,恐怕患什麼嚴重的疾病,家人是要表達什麼嗎?追求健康長壽可說是人類自古以來追求的夢想,沒有一個人不擔心自己會生病,個人對自己身體的病痛或功能的變化能有適切的關注,乃是維持身體健康平衡所需要的。然而有些人對自己身心健康方面狀況的擔心超過了應有的程度,以致在反覆的就醫檢查之下,全神貫注於健康問題上而失去對其他事物應有的關心或興趣,時時刻刻生活在焦慮恐懼之中。這種情形就是所謂的「慮病症」,需要治療了。   慮病症的表現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對一些生理功能的正常變異過分誇大其病態而擔心不已;另一種則是真正有某些小毛病或小缺陷,患者卻過度反應,恐怕自己患有什麼嚴重的疾病。這兩種狀況其實都可說是一種自戀情結的表現。造成慮病症的原因很多,表現方式也不全然相同,一部分和各個民族的文化和社會價值觀有密切的關係。例如「腎虧」的概念對中國人男性的慮病症便有相當的影響。而近年來經大眾傳播媒介廣為報導渲染的疾病,如愛滋病、B型肝炎等,也可能成為慮病症患者憂慮的源頭。 慮病不是裝病   慮病症的患者並不少見,根據統計,在一般醫療機構看到的病人中大約有3~14%的人其實沒有什麼真正的疾病,而是慮病症令他們去求診。患者當中男性女性的分布沒有差異,發病年齡以30和40歲最常見,患者則多半為社會經濟階層中較低的。慮病症患者抱怨身體不舒服的部位,通常以腸胃、頭部及心臟血管系統較多,但也可見於身體的任何地方,或者抱怨全身虛弱、疲倦等。事實上患者所報告的症狀大多是對自己身體功能的感覺,例如輕微的癢、痛;正常的生理現象如心跳、腸胃蠕動;或者一些身體狀況的細微變化,如糞便中的黏液、輕微的流鼻水等現象的過度敏感。這些症狀在醫學診斷上多半沒有什麼重大意義,就每個症狀單獨而言,看不出是哪個器官出了問題;就所有症狀全盤考慮,也找不出哪一種疾病會包含這許多的不舒服。然而大家一定要能體諒這樣的患者,他們絕不是有意識的在裝病,也確實深深為這些症狀所苦,害怕自己得了什麼不治之症,或者覺得不看醫師、不做檢查即無法預防或阻止某種嚴重疾病的進行。 人格特徵:過度自我   根據觀察統計,某些人格特徵的人容易發展出慮病症的傾向,例如強迫性人格和自戀型人格。強迫性人格的特點包括完美主義傾向、過度謹慎、倔強、要求凡事都得在自己的預料和控制之下,否則會很不舒服,同時多半很愛乾淨,常有所謂的「潔癖」,或過度節儉甚至到吝嗇的地步。這種人格的人往往會專注於工作或事業成就的追求,無法放鬆自己。自戀型人格的特點則是極度的自我中心,過度關心自己及身體,對別人的批評非常敏感,滿腦子裡想的都是無限的成就與權力。   以上兩種人格特質的共同處是都很在乎自我,自己的身體與心理功能,因此在面臨一些生活上重大變化,如退休、事業或感情遭受重大挫折、失去親愛的人時,可能會導致他們對周遭人事物興趣的降低,轉為較專注於自己的身體現象。當他們為此去看醫師時,倘若醫師沒有能給予肯定確切的解釋說明,將使他們疑慮更深,進而惡性循環地更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甚至擔心患了什麼怪病。 在精神醫學的理論裡,慮病症患者藉此得到周圍人們的關懷與照顧,所以慮病症可說是對愛的訴求或呼喚,也是表達需求的一種方式。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慮病症所要表達的是心中的憤怒,是患者把對別人或自己的潛意識裡的攻擊欲望壓抑下來所造成的,它同時也可能是失落、孤獨以及愛遭到拒絕的結果。有些慮病症則和罪惡感有關,例如有某些患者是在父母或其他親愛的人去世的同時或周年紀念日前後開始擔心害怕自己會罹患和親人死因相同的病。其心理因素可能是因為悔恨當年沒有善盡親人的義務,而轉化為相信自己也會得到同樣的病,藉此滿足他潛意識裡懲罰自己的需求。另外某些慮病症患者也可能在遭遇挫折、自尊受損時,相信自己一定是身體發生了某些疾病,用此取代自己失落的自尊和價值感。   心理治療與教育   有些慮病症可能是先前罹患其他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病、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或身體化症等衍生出來慮病症的症狀,所以治療時必須先針對原來的疾病治療。至於對純粹的慮病症的治療則是以心理治療為主。透過支持性心理治療開放、接納的基本態度,醫師和患者充分討論他所關切的身體狀況和疑慮,有些基本需要的檢查還是得做的,然而精神科醫師會先對患者充分說明這些檢查的目的,檢查結果出來之後更會對患者詳細解釋它們所代表的意義,並且對於某些患者希望做而醫師判斷不需要不適宜的檢查,也要對他們充分解釋不做的理由。   由此建立起患者對醫師基本的信任,避免他繼續到處遊走於各醫院與醫師之間,重複要求做各種檢查,免得造成他本身時間、金錢與醫療資源不必要的浪費,更重要的是患者誤接受了一些侵入性的檢查,導致身體受到意外的傷害。醫師對患者真切的關心,細心的診查,坦誠而深入的討論,與患者建立信任性的治療關係,是心理治療的起點。   而經過詳細教育患者有關身體疾病對心理反應的影響以及相反的,心理上困擾對生理功能表現的影響,醫師幫助患者明暸身體與心理互相作用的關係,同時協助患者抒發內心鬱積的情緒、分擔他的感受,並且逐漸讓他領會外在環境與內在心理狀況和他所擔心的身體症狀之間的關係;然後逐步鼓勵他改善社會功能例如人際關係,工作成效等,幫助他重建成就感與尊嚴,把原本專注於自己身體狀況的心緒拉回來擴大到其他的個人或社會上的事務,依此循序漸進地改善慮病症對患者造成的困擾。   除了針對患者本人之外,他的家人也是急迫地需幫助的,這便需要所謂的家族治療,醫師透過對家屬的教育,幫助他們認識患者重複訴苦的性質,了解患者絕非是在「裝病」,降低對患者的不耐煩與排斥感,代之以體諒與接納,如此便可協助患者逐步減低焦慮的情緒,防止徒勞無益的四處求醫。而病情也能慢慢穩定下來,對自己的身體逐漸恢復信心,而能夠像往日那樣正常的生活工作了。 3.身心症:身心症就是生理影響心理,心理影響生理,所以小明心裡擔心又會被罵,所以就生病。 所謂「身心症」,並不完全就是「心理病」。一般而言,它可分為兩大類︰ (一)當事人原先就有生理疾病,如十二指腸潰瘍、偏頭痛或冠狀動脈病變等。而當面臨生活壓力時,難免引發錯綜複雜的情緒變化,且間接惡化了既有疾病的症狀,變本加厲。例如嚴重的腹痛、心臟病復發等。 (二)當事人本身並無任何器質性疾病,但卻有胃脹、胸悶、疼痛、心悸等問題。 對於第一類身心症的患者,傳統醫療行為多著重於器官的治療,而鮮有針對情緒管理、壓力調適來處理,故常造成既有生理疾病慢性化,且復發率高。例如,十二指腸潰瘍復發多次且容易出血的患者,經研究發現,其有憂鬱症或焦慮症的比例遠比控制組還多出三倍。而導致冠狀動脈疾病復發率高的傳統危險因子,除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糖尿病外,研究也證實,若患者合併有憂鬱症、焦慮症時,亦是復發之危險因子,且統計解釋量遠比傳統危險因子還高出許多。換言之,憂鬱症、焦慮症對於心臟血管疾病復發的危害比起膽固醇、高血壓等來說,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二類身心症的患者,常見的症狀就是胃脹與胸悶,前者即使透過腹部超音波、胃鏡,或其它檢查,卻無法發現患者生理上有任何病變。而後者,透過X光照射、超音波或心電圖也多是徒勞無功。結果是患者為找尋病因,便經常到處逛醫院(doctor shopping),並進行各式各樣的檢查;而研究發現,這些病人背後隱藏有憂鬱症、慮病症者約佔87%。在我國目前健保支付制度採「論量計酬」下,遭遇該類病人,也只能讓醫師順便為其作全身檢查,因應上顯得無能為力。然而,在英國、加拿大、德國等先進國家,目前多採取疾病管理制度,其要求患者要先看家醫科,處理初步可能的心理、情緒問題,嚴重者才轉介「精神科」或「身心科」診治。藉此措施,病患可事先經家醫科篩選、限制而避免重覆檢查,浪費醫療資源。諷刺的是醫療品質雖提高,但病患的醫療滿意度反而下降。據瞭解,台灣病患的醫療滿意度約為75%,居世界首位,而德國、加拿大等國的病患醫療滿意度卻只有約52%,探究其道理就在於台灣嚴重缺乏疾病管理概念,行事過於順從病患要求,促使醫療相關檢查浮濫,造成高滿意度的數字假象。 總之,不論是第一類或第二類的身心症患者,皆應先由家醫科或內科處置,若經評估肇因可能是合併有憂鬱症或焦慮症時,才需轉介至「精神科」或「身心科」,以作進一步的治療。 4. 佯病症 孟喬森綜合症(Munchausen's syndrome)是指一種通過描述、幻想疾病症狀,假裝有病乃至主動傷殘自己或他人,以取得同情的心理疾病。它還有求醫癖、住院癖、佯病症等俗名。此疾病得名於德國的一位男爵——孟喬森男爵,此人虛構了許多自己的冒險故事,如在月球上漫步,拽着自己的頭髮讓自己升天等。1951年,一篇發表在英國著名醫學雜誌刺胳針上的文章,第一次以孟喬森綜合症的名義命名這種癥狀。 癥狀 孟喬森綜合症又可進一步分為一般的孟喬森綜合症和代理型孟喬森綜合症,其癥狀的範圍都很廣。前者,患病者的行為不斷向周圍的人報告自己擁有各類疾病,模仿疾病的癥狀,但經診斷後都會發現患者其實無病。有些患者則會篡改醫生的診斷報告,同時對疾病非常熟悉、了解,擁有近乎專業的相關知識。吃藥、打針、住院動手術時非但不反感,反而顯得非常興奮、愉悅。最嚴重的患者則會傷害自己,使自己表現出來的癥狀更符合自己所描述的疾病。代理型孟喬森綜合症則是虛構別人的癥狀,特別是子女、晚輩、弟妹等需要照顧的人。也有護士向醫生謊報病人出現疾病的案例。嚴重一些的代理型孟喬森綜合症則會向所照顧對象的飲用水、食物中投放有毒藥物。如英國一位被稱為死亡天使的兒科護士貝弗麗·艾里特(Beverly Allit),在工作期間,她向患兒注射會導致心臟停跳的氯化鉀和造成低血糖的胰島素。共造成了4名兒童死亡,至少5人受到傷害。有些人在工作中向老闆謊稱自己遇到了巨大的困難並將其解決,甚至故意製造混亂然後再將其恢復,這種現象被類比作孟喬森工作綜合症。 病因 具體的病因還不清楚,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問題都會對該病的形成有所影響。曾經有過長期疾病史,曾經在被人照顧中體會到幸福感以及經常被家長忽視的兒童都更容易獲得該疾病。人格障礙也和該病有着很大的關聯,甚至有人認為這種癥狀與壓抑性衝動有關。研究患者的病因非常困難,因為他們往往錯誤地描述自己的患病狀況。 診斷和治療 如果病人三番五次申明自己有病卻又檢查不出任何癥狀,同時他所列舉的現象非常具體、精確,近乎於典型癥狀。而對其作出進一步檢查又會遭其反對,對其治療照顧卻使其滿意時,該患者就很有可能患有孟喬森綜合症。對於代理型孟喬森綜合症患者來說,則是剝奪其照料權時容易導致其不安。有趣的是,雖然患者喜歡謊稱患有各類疾病同時接受治療,但他們卻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孟喬森綜合症並將其治好。治療該病主要依靠心理治療,特別是疏導和溝通。同時要加強患者和其親屬的交流,限制親屬在其患病時給予過度的照顧。對於該疾病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治療,要將其徹底治癒也是非常困難的。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強迫症恐慌症畏懼症過度自我佯病症孟喬森綜合症家族治療廣泛性焦慮症慮病症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