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九流十家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從古至今九流十家的思想特點 儒家 孔子 孟子荀子 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張德治和仁政。 道家 老子 莊子 列子 以老子和莊子的自然天道觀為主,強調人在行為思想上應效法「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 墨家 墨子 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節葬」、「節用」、「非樂」、「非命」。   法家 商鞅 申不害 韓非 主張厲行嚴刑峻法,監察官吏職守,建立官僚制度。提倡耕戰政策,以農致富,以戰求強。 名家 公孫龍 重視討論「名」(概念)和「實」(內涵)關係的問題,以及研究思想方法。「白馬非白金馬」   陰陽家   主張陰陽五行之說,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受金、木、水、火、土五種力量的支配。   縱橫家 蘇秦 擅長外交辭令,專向諸侯論述當時局勢的分合利害,以求取得權位富貴。   農家   這是注重農業生產的學術派別,認為賢明的統治者應該與人民並耕而食。   雜家 呂不韋 這是博採各派思想的綜合學派,兼容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的思想,以求折衷。   小說家   街談巷議,道聽途說,博採繁徵。 ✔班固 漢書藝文志—九流十家 儒家(司徒之官)-教化、寬恕、禮治 孔子:道德、仁義、大同之治 孟子:性善、仁政、尊王賤霸、貴民輕君、重禮義(輕功利) 荀子:性惡 道家(史官)-自然(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為 無名派-老子:自然無為(自隱無名為務),愚民(純樸自然,消除多餘的慾望) 齊物派-莊子:委心任運,乘化以待盡(樂天安命) 為我派-楊子:不為壽、名、位、貨四事所困 法家(禮官)-法治、嚴賞罰 尚實派:致富強國、獎勵實業 尚法派-商鞅:農牧之法(保甲、興農事) 、廢封建、立郡縣、平均賦稅、統一度量衡 尚術(執行法的手段)派-申不害:內修政教、外應諸侯 尚勢派-慎到:尊君卑臣、重權立威 大成派-韓非:法術並重、勢利兼顧 墨家(清廟之官):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 墨子:兼愛、貴儉、尚賢、非命非樂 名家(禮官)-正名 鄧析子: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辭(同時肯定事物正反兩面的性質) 公孫龍子:辨析名實(白馬非馬) 惠施:歷物(汎愛眾物,天地一體) 陰陽家(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敬授民時 黃帝(始祖) 鄒衍:談天衍 雜家(議官)-兼儒墨,合名法 呂不韋:厚遇天下辯士 淮南王 縱橫家(行人之官)-聯盟 合縱(蘇秦):聯弱攻強(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連橫(張儀):弱小依附 農家(農稷之官)-農業生產 許行:君民並耕而食(自由平等) 小說家(稗官)-紀錄民間街談巷語   小說家不入流。關於試題:6.有關「三教九流」一詞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 (B)用於指社會上各種行業或各色人物 (C)「三教九流」與「九流十家」的意義相同 (D)「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1. 三教九流 (1)三教→中國三大傳統宗教:儒、釋、道。出自《周書.卷五.武帝紀上》 北周武帝宇文邕,鮮卑人。生活節儉樸實,勤政愛民。在位期間(西元560~578),改革鮮卑舊俗,釋放奴隸。當時因為社會動亂不安,許多人投身佛、道,尋求精神上的寄託,武帝卻認為僧道不事生產、又不用交稅,影響國家財政,應該廢除。於是在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這天,他召集大臣、沙門及道士等,討論三教的好壞,結果儒教為先,道教第二,佛教最後。 (2)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出自《漢書.卷一○○.敘傳下》。 敘傳是作者自敘家世、生平,兼及編纂旨趣、體例的文章,典源所錄是《漢書》中為何收錄〈藝文志〉的編纂旨趣。其內容略謂:自《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問世,沒有被後人弘揚光大,反而是各種不同思想的理論學說相繼出現。這些著作經過秦朝的焚書災厄,到了漢朝重新加以收拾典藏,由劉向為這些典籍分門別類,寫成《別錄》一書,而有了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等九流的分別。 後來「三教」和「九流」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三教九流」,用來指宗教、學術的各種流派。後亦用於指社會上各種行業或各色人物。   2. 九流十家  語出班固《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序》,為東周時期諸子百家的具代表性的十家。 (1)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2) 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說家。 小說家不入流。 小說家不入流。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序》所記「九流十家」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藝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茍以譁眾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浸衰;此辟儒之患。*司徒:官名,掌管教育。   儒家這個流派,大概出自於古代的司徒之官。他們幫助國君,順應自然,宣明教化。涵泳於六經的文章當中,特別注意仁義之間的事務,遠宗堯舜的道統,近守周文王、武王的禮法,尊崇孔子為師表,來加重他們言論的重要性,在各派道術當中最為崇高。孔子說:「如果對別人有所稱贊,就一定先對他有所試驗。」唐堯虞舜的興隆,商朝周朝的盛世,孔子的德業,是已經經過試驗而有成效的。但是迷惑的人已經失去了(儒家經典中)精深微妙的道理,而邪僻的人又追隨時俗任意曲解附會經書的道理,違背離開了聖道的根本,只知道以喧譁的言論來博取尊寵。後來的學者依循著去做,所以五經的道理就乖謬分離,儒學就逐漸的衰微的;這就是那些邪僻的儒著所留下來的禍患啊。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道家這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的史官。他們連續記載成功失敗、生存滅亡、災禍幸福、古今的道理。然後知道秉持要點把握根本,守著清靜無為,保持謙虛柔弱的態度;這就是國君治理國家的方法。(這想法)符合於堯的能夠謙讓,易經上所說的謙虛,一種謙虛可以得到四種好處;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狂放無守的人來實行道家學術,那麼就斷絕了禮儀,拋棄了仁義;認為只要用清靜無為,就可以治理好國家。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陰陽家這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掌天文的官職。他們恭敬的順從上天,用曆象來記錄日月星辰的運行,恭敬的教導人民按照天時祭祀、耕種;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拘泥固執的人來實行陰陽家的學術,就被禁忌所牽制,拘泥於占卜問卦的小技術,捨棄了人事而迷信鬼神。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法家這個流派,大概出自於古代的法官。他們獎賞很有信用處罰必然施行,來輔助禮儀制度的推展。易經上說:「先王用很嚴明的刑罰來整飭法律。」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刻薄的人來實行法家的學術,那麼就不要教化,捨去了仁愛,專門用刑法,而想要達到治理國家的目的;至於殘害了最親近的人,傷害恩義刻薄了應該親厚的人。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及譥者為之,則茍鉤釽析亂而已。*譥:挑剔。   名家這個流派,大概出自於古代掌禮儀的官職。古代名號品位不一樣,所用的禮節也就異等。孔子說:「一定要來端正名分啊!名分不端正,那麼所說的話就不順當;所說的話不順當,那麼所做的事就不成功了。」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喜歡攻擊別人陰私的人來實行名家的學術,那麼就只會賣弄一些屈曲破碎、支離錯雜的言辭罷了。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   墨家這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掌管宗廟的官職。他們住在茅草蓋頂,以采木為椽的房子裏,所以注重節儉;奉養年老更事致仕的人,所以主張兼愛;以大射禮選拔人才,所以崇尚賢人;尊崇鬼神尊敬祖先,所以崇敬鬼神;順從四時做事,所以不相信命運;以孝道宣示天下,所以崇尚同心同德;這就是他們長處。等到眼光淺短的人來實行墨家學術,只看到節儉的好處,因此就反對禮節;推廣兼愛的旨意,而不知道分別親疏遠近。   從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孔子曰:「誦詩三百,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當權事制宜,受命不受辭,此其所長也。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   從橫家這個流派,大概是的出於古代的外交官。孔子說:「讀了詩經三百篇,派他出使到國外去,不能獨當一面應對進退,雖然學了很多又有何用呢?」孔子又稱贊蘧伯玉的使者說:「好使者呀!好使者呀!」這就是說一個使者應該權衡事情的利害得失做適當的處置,只接受出使的命令而不接受應對的言辭,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邪惡的人來實行從橫家的學術,那麼就崇尚欺詐,而背棄了應該遵守的誠信。   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及盪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   雜家這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的議政之官。他們兼容儒家、墨家,綜合了名家和法家,他們知道治理國家的體要必須有這些派的主張,他們也看出來王道政治必須百家貫通,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放盪的人來實行雜家的學術,就散漫雜亂而沒有中心目標。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勤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民並耕,誖上、下之序。   農家這個流派,大概出於古代掌管農業的官職。他們勸導人民耕田種桑來使衣食充足。所以古代最重要的八件政事,第一就是吃飯的問題,第二就是貨物的問題。孔子說:「要重視人民吃飯的問題。」這就是他們的長處。等到鄙陋的人來實行農家的學術,認為用不著聖明的君王,想要使君民一起耕種,這就違背了君臣上下的次序。   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小說家這個流派,大概出自於古代的小官。(這一派)是大街小巷的談論,馬路上傳說的人所造成的。孔子說:「雖然是小的技巧也一定有值得觀賞的地方;但想要推行久遠恐怕滯泥不通,所以君子是不學的。」但是它也不會消滅。(小說家)是鄉里有小智慧的人所寫的東西,也要把它編輯保存起來而不要忘記了;假如裏面有一句話值得我們來採用,這也就如同古代樵夫、狂放的人他們的議論一樣(有參考的價值)。   春秋戰國時期(東周),各諸侯為了可以稱霸天下,便積極尋找人材,希望能得到富國強兵的方法,各種思想學派就因此出現了。這些思想家紛紛向君主提出他們的想法,希望可以得到君主的採用,因此這時期的言論極為自由,形成了百家爭鳴、諸子蜂起的局面。這是中國學術思想發展的黃金時代。 「九流十家」一稱出自班固《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序》,為東周時期諸子百家的具代表性的十家。「九流」是指: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法家,代表人物是李悝、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韓非;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孫龍、惠施、鄧析子;陰陽家,代表人物是鄒衍;縱橫家,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鬼谷子;雜家,代表人物是呂不韋、淮南王;農家,代表人物是許行。「九流」之上再加上小說家,代表人物是青史子),就是「十家」了。由於小說家只是道聽途說,沒有有系統的理論,因而不大受世人重視,所以不入流,只能稱做「家」。「九流十家」的「九流」與與「三教九流」的「九流」不同。 九流十家的比較   流派   淵源   代表人物   主要學說思想   發展與流變   儒家   司徒之官 孔子、孟子、荀子 1.          孔子:主張忠恕,提倡仁愛,著重倫理 2.          孟子:主張性善,講求仁義,民貴君輕 3.          荀子:主張性惡,以禮治人,化性起偽 1.          戰國時儒 墨兩家並稱顯學 2.          董仲舒提倡儒家,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 道家   史官 老子、莊子、楊朱 1.          老子:主張清靜無為 2.          莊子:提倡達觀自然,歸真返璞 3.          楊朱:強調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批為「無君」 影響漢初黃 老之治,影響魏 晉玄學的形成 陰陽家   羲和之官 鄒衍 主張五德終始說,順時敬天,敬授民時,稱中國為神州 以五行符讖術數,捨人事而信鬼神 法家   理官 1.          重實派:管仲   2.          重勢派:慎到   3.          重術派:申不害   4.          重法派:商鞅   5.          集大成:韓非 1.          重實派:通貨積財,富國強兵 2.          重勢派:國君須有威勢,建立權威 3.          重術派:國君須有駕馭臣子人民的手段 4.          重法派:主張嚴刑峻法以制民,以富國強兵為目標 5.          集大成:融合法、術、勢,達到上下無為而天下治 韓非學自荀子,源本於儒家而成為法家,歸本於道家 名家   禮官 惠施、公孫龍 辨別同異,論證名實 接近現今的理則學 墨家   清廟之守 墨子 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貴儉、非命、非樂、尊天、明鬼等 為積極熱心的救世派,漢代以後墨學趨於衰微,孟子批為「無父」 縱橫家   行人之官 合縱:蘇秦 連橫:張儀 主張權事制宜,以遊說、權術說服國君 孟子認為張儀非大丈夫,為妾婦之道 雜家   議官 呂不韋 兼儒 道 墨 名 法等各家之長 重要著作:呂氏春秋、淮南子 農家   農稷之官 許行、陳相 播種百榖,勸導耕桑,以足衣食,主張君民並耕而食 孟子斥其為南蠻鴂舌之人 小說家   稗官 宋牼(鈃) 多為街談巷語,道聽塗說 不入九流之中 說明:諸子立說多喜於託古,儒家祖述堯 舜,道家稱引黃帝,墨家託於夏禹,農家託於神農,陰陽家託於羲和,法家則不同,主張重在干涉,嚴司賞罰,任法以為治。 九流十家的思想特點 儒家: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張德治和仁政。 道家:以老子和莊子的自然天道觀為主,強調人在行為思想上應效法「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 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節葬」、「節用」、「非樂」、「非命」。 法家:主張厲行嚴刑峻法,監察官吏職守,建立官僚制度。提倡耕戰政策,以農致富,以戰求強。 名家:重視討論「名」(概念)和「實」(內涵)關係的問題,以及研究思想方法。 陰陽家:主張陰陽五行之說,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受金、木、水、火、土五種力量的支配。 縱橫家:擅長外交辭令,專向諸侯論述當時局勢的分合利害,以求取得權位富貴。 農家:這是注重農業生產的學術派別,認為賢明的統治者應該與人民並耕而食。 雜家:這是博採各派思想的綜合學派,兼容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的思想,以求折衷。 小說家:街談巷議,道聽途說,博採繁徵。   http://www.chinalane.org/teacherzone/addons/hist/00002531.html   九流十家 儒家 有「親親之殺」,愛有差等。孔子● 強調「義」。●   主性惡,法後王,隆禮樂,強調禮的功用。史官●   道家 主自由達觀,有出世思想,齊萬物、一死生。(齊物派)●  墨家   孟子斥其「為我是無君」。清廟之守墨翟● 墨經中有「名家」之言,猶今之理則學。● 名家 主張正名定分(辨別名實,重在正名),但卻流於詭辯。●       %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九流十家法家道家儒家九流農家縱橫家十家陰陽家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