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安置性評量(Placement Assessment)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安置性評量(Placement Assessment)是評量學生的起點行為,以確定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型態與教學順序等等的計畫安排方向。教師可以利用安置性評量的結果,依據學生的學習表現與需求,評估其特殊性向與能力,決定班級教學的起點,決定是否先行複習舊教材內容,決定選擇何種適當的教材和教法,決定如何將學生分組,或是安排在特殊班級中學習。 形成性評量(formative evaluation)屬於教學效果評量方式的一種。形成性評量的理論基礎是:教學歷程要和評量歷程相互結合,才能達到改進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習效果。其主要目的是不斷提供回饋給學生和老師,對教師而言,可以使教師了解教學效果以便有改進的依據,有助於調整教學和實施補救教學措施;另一方面回饋可以提供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情形,並提出需要修正的學習錯誤。簡單來說,形成性評量具有指引的功能,指引教師應該教學哪些部分,補足哪些內容,也指引學生哪些缺失與不足。 診斷性評量(Diagnose Assessment)的目的在了解學生學習困難原因,以便進行補救教學。評量主要在決定學生的成熟度、預備狀態、起點行為,以及其與學習有關的特質,予以分組安置,診斷其學習困難的原因。通常是在教學初或是學生學習有困難的時候,教師或是與學生有相關的人員安排、進行評量。評量項目包含認知、情意、技能方面的行為,必要時也包含學生身心或是其家庭環境等等因素的評量。評量工具多是標準化測驗、診斷測驗,或是教師自編測驗、相關的檢核表等等。  總結性評量(Summative Assessment)通常是在一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對學生學習成就結果所進行的評量,以決定其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與教學目標訂定的適切性。通常是在某一教學單元、課程或是學期末,教師就學生的學習成..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安置性評量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診斷性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