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行為科學與後行為科學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一)行為科學之基本主張 1.  政治學最終可近似一門科學,能夠進行預測和解釋。 2.  社會科學之研究,理論與經驗資料之間應有密切之互動。 3.  在分析時,應該區分事實問題與價值資料問題主張價值中立。 4.  社會科學各科間基本上是一致的,若科際間能更密切合作,對彼此都有好處。 5.  政治學者對科學方法論應更精確與精通。 6.  分析應以個人或團體行為為焦點,而非僅以政治制度為焦點。   (二)後行為科學之基本主張 至1960年代末期,科學化運動開始面臨各種指責,在70年代形成「後行為主義」。就一直不滿行為主義者對政治學範圍與方法之界定。他們強調政治學的人文屬性,認為政治學之主旨正在經由價值判斷以指導政治,根據伊士頓(D. Easten)的看法,其基本主張包括以下各點: 1.  實質理性優於工具理性。 2.  行為科學侷限於事實的分析,產生保守的經驗主義。 3.  價值中立徒具形式化,不可能也不必要。 4.  知識份子對社會負有責任,知識份子組成的團體應介入政治活動。 5.  後行為主義旨在打破行為主義對現實的沉默,以期能結合理論與實際。   (三)兩者之差異:後行為主義乃是主動對現實與價值的瞭解,並將兩者結合,對研究具有建設性的價值,而非為研究而研究;此外,對於知識分子所應負起的社會責任是抱持著主動與積極的態度     多元主義(pluralism)的代表性政治學者。在西元一九七一年首先提出。 .Dahl的主張中,多元政體(polyarchy)的構成要素除了選舉制度方面的要求外,最重要的就是公民自由     當各方競逐..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後行為科學行為科學一九七一伊士頓價值中立公民自由多元主義實質理性優於工具理性自由主義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