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陽湖派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1)陽湖派 清代乾嘉年間,治古文者,桐城派外,尚有惲敬、張惠言為代表的“陽湖派”,因二人都是陽湖人,故其文稱“陽湖派”。這一派實際上是桐城派的一個旁支,因劉大魁門徒,除姚鼐外,尚有王灼、錢伯坰。而王、錢二氏,便正是惲敬、張惠言的老師。 惲敬(1757~1817),字子居,號簡堂,江蘇陽湖(今常州)人。乾隆舉人,官吳城同知。學識淵博,少喜駢文,後致力古文。和張惠言的思想傾向大致相同,有《大雲山房文稿》。張惠言(1761~1802),字皋文,也是陽湖人。嘉慶進士,官翰林院編修。著有《茗柯文編》、《茗柯詞》。二人同為“陽湖派”創始人。陽湖派之所以有別於桐城派者,大抵在於: a 惲、張喜作古文,間或作駢文。 b 惲、張除取法《六經》、唐宋八大家外,並兼取《子》、《史》、《雜家》。 c 惲、張發現桐城派“體氣纖弱”、“取經太狹”,因而變換方法,提倡從唐宋八大家入手,而遠溯漢魏六朝,以加深根柢,增強氣勢。 陽湖派的文章,和桐城不同的在於,除了取法《六經》、唐宋八大家外,兼取法子、史、雜家。但這僅僅是”方法」上的改革,終不能壓倒桐城派。或謂桐城派為儒者之文,陽湖派為策士之文。此不過指風格稍有不同而已。陽湖派古文,實不足和桐城派抗衡。桐城派散文簡樸清淡,平易通順;其弊乃在義法太嚴,限制作者才思太死,因此,其末流只能做內容空疏、形式呆板..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張惠言惲敬桐城派儒者之文古文唐宋八大家大雲山房文稿清代策士之文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