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論語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彙編,又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由孔子門生及再傳弟子集錄整理,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並不是由孔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編訂,也不是稍後些的人根據不同版本編訂結集的,今日所讀之本經歷了兩次大改造,一個是西漢末年,漢成帝帝師張禹以《魯論》為主,結合《齊論》編定的《張侯論》,有21篇;西元二世紀中期,鄭玄又以《張侯論》為底本,根據不同版本進行點校,定下《論語》今本,並結集了兩漢間對《論語》的不同解釋。不到一百年後,何晏把鄭玄本及其反對派的觀點編成了《論語集解》。何晏之後,南北朝時代,皇侃,受佛教的影響,編成《義疏》本。西元八至九世紀,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對鄭玄、何晏所編之本都持懷疑態度,要回到原典。但由於鄭玄在世時已與孔子相差600餘年,《論語》原典並不可考[1]。今本據阮元校勘《十三經註疏》本統計,約1萬2千字。[2]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孔子論語儒家哲學四書政治教育文學論語集解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