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杜威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杜威(John.Dewey) (一)  提倡民主主義的教育思想,主張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 (二)  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及經驗不斷重組與改造過程、學校是社會的 (三)  縮影(雛型)、教育無目的論。 強調兒童本位的教育,活動課程及問題教學法。 (四)  現代教育之父,實用主義哲學、進步主義的教育方法。 (五)  杜威(J. Dewey)認為學校教育或狹義的教育有三個主要功能:  (1)淨化文化遺產:學校教育負責去蕪存菁,提煉出高價值的文化遺產。  (2)條理化或簡化教育內涵:學校教育應由簡而繁、先易後難,有條理地將教育材 傳遞給下一代,使他們在最簡易的條件下吸收文化菁華。    (3)平衡及融合不同族群的文化:學校提供的學習環境平等地開放給來自各種不同 背景和文化的學生,使學生走出原有狹隘的社群空間,並協助學生認定彼此的 文化價值,培養共同體的情感與共識。 (六) 知識:實用性、行動性、創造性  經驗:連續性、交互作用  道德:知識、感情、能力 (七) (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 (八) 杜威最重要的兩個教育思想:連續性以及實踐中學習(或譯從做中學),做中學是經驗主義、行為主義、進步論的產物。 (九) 杜威說,「哲學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 「教育是體智德等正向的經驗之發展」 (十) 生長具有依賴性和可塑性,其概念如下: 1.依賴性:人無法獨立生活,必需和他人往來,以獲得社會經驗。 2.可塑性:從過去經驗的結果作無基礎,藉以修正自己,以培養良好的習慣。 (十一)  杜威(J.Dewey)主張「教育的本身沒有目的,只有成人、父母、教師才有目的」,這句話的涵義,在強調下列何者的重要性?教育的過程 (十二) 杜威提出的本能有四:社會、藝術、製造、探索 (十三)  杜威認為好的教育目的應是兒童所能領會的「視野中的目的」(end-in-view) (十四) 著《思維術》,問題教學法的步驟 (1)聯想:即遇到問題。 (2)理智化:排除非理性情緒反應,對問題性質作個觀的界定與分析。 (3)假設:概據初步聯想所得各種可能假設,作系統觀察與資料蒐集,以比較修正假設。 (4)推理:依本身經驗與知識,在想像的情境中演澤假設。 (5)假設之驗證。 (十五) 杜威觀察其子女出生到兩歲的發展情形,進而集結而成的著作【兒童與課程】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