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Pinar課程理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引用網址:http://irs.lib.ksu.edu.tw/NKNUIR/handle/987654321/349 William Pinar提出的課程理解典範有別於以設計、程序、實施、評鑑為要的課程發展典範,崇尚理論思維所帶來的學術自由及心智自由,其不以技術取向為依歸,而以知識基礎作為突破外在壓迫環境的平台,除重視個體性外,也重視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脈絡因素對個體的綜合影響。「概念重建」、「課程即文本」、「課程即複雜對話」是Pinar自1970年代演變至今的重要概念,其中「課程即複雜對話」可代表課程理解典範的真諦。  本研究旨在探討William Pinar所構思的課程理解典範在課程研究的意義與重要性。為了達成此目的,本研究採取理論、歷史、詮釋、批判探究來進行文獻的蒐集、分析和解釋,並透過對Pinar學術文獻的探討、研究者與Pinar的e-mail聯繫,以掌握課程理解典範的核心概念與主要議題。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Pinar強調自我意識所主導的力量具有改變外在世界的可能性,而教 育經驗涵蓋廣大的生活經歷範圍。  二、Pinar重視個體與社會的交織關係,以主體性為核心,加上學術知識與社會、主體性的連結,成為三角緊密關係。學術知識能提昇個體的獨立思維能力,促進民主社會的重建。  三、理論與實踐兩者之間的關係並非對抗,而是互補、互相轉化的性質。  四、「課程即文本」、「複雜對話」的前提,均將課程設為符號概念,以跨文本的課程對話擴大生命理解範圍。  五、教師角色並非技術者、傳遞者,而是引導者、轉化者,重視學生的創意、主體表現、生命理解與公民素養。。  六、運用社會精神分析來發掘社會壓抑的歷史、記憶與扭曲心靈,以解放個體所受的外部束縛與壓迫。  七、結合同性慾成份來探討種族政治與暴力問題,以解構白人男性霸權。  八、國際化課程研究傾向採用全球在地化脈絡,以兼顧普遍性與特殊性,免於落入標準化的疑慮。  九、Cyber概念呈現超文本與解構觀點,但超文本之下,自我陷入虛擬化的可能性增加,超文本的自傳方法使用更形困難。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