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教育心理學發展方向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壹、時期演變 一、哲學心理學時期 ※官能心理學:人天生就有潛藏的心靈能力,如記憶、推理、比較等。換言之,即以心靈為器官,以記憶為心靈的一種官能。 柏拉圖認為人天生早已複製存有宇宙的完美觀念,只是在降生之際陣痛無比,將潛能幾乎忘得一乾二淨。所以學習是一種「回憶」的過程,藉由感官印象喚起先天本有的心靈觀念。 注重「形式訓練說」,強調訓練記憶、推理等心靈能力(官能),如背誦古文、學習數學。 ※感官心理學:以感官做為知識獲得來源的基礎,重視實務教學、直觀教學。 洛克、裴斯塔洛齊皆認為,感官的形式訓練,也如同心靈能力的形式訓練一班,可以遷移。 雖然洛克主張人性無先天觀念,但同樣重視感官的「訓練」,尤其是數學,可以使心靈產生推理能力,在恰當時間「遷移」到其他知識領域。洛克身為經驗主義大師,卻具有形式訓練說的色彩。   1.亞里斯多德:天性三分說、五種官能 2.笛卡爾:提倡先天觀念,認為人天生有足以產生感官經驗的心靈功能 3.洛克:提倡經驗主義,人的本性如白蠟版,強調知識的學習來自後天感官經驗   二、科學心理學時期 1.赫爾巴特(教育科學之父):致力將教育學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試圖使教育學成為一門科學。其教育理論具備嚴密的邏輯性,對於教育目的、兒童教育、道德教育、教學理論的論述有不少的創見。 2.1879年,馮德(科學心理學之父)首創系統實驗法,使心理學被視為科學。 3.1913年,華生(行為主義之父)開創行為學派。   三、現代心理學時期 1.行為論取向:研究重點為客觀的外顯行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關係 2.精神分析取向:研究重點為潛意識的驅力、性慾、攻擊、衝突、早期經驗 3.人本論取向:研究重點為人類的潛能、需求層級 4.認知論取向:研究重點為心理運作歷程、思考、語言 5.心理生物學取向:研究重點為大腦和神經系統的歷程   貳、教育心理學三大勢力 1.精神分析(弗洛依德) 2.行為主義(古典制約、條件制約)--社會學習--認知學習論--訊息處理論 3.人本主義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