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學校本位模式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學校本位課程的定義 學校本位課程是 以學校的教學理念及學生需要為核心, 以學校的教育人員為主題, 以學校的情境及資源為基礎, 並考量校外社區的特色及大眾的期望,同時符應中央及地方教育主管機關法令與政府的規範,針對學校課程所進行的規劃、設計、實施與評鑑。 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包含四個理念: (一)每一位教師都是課程設計者; (二)每一間教室都是課程實驗室; (三)每一所學校都是教育改革中心; (四)課程是社區。 (一)每一位教師都是課程設計者 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教師要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擔負更重要的責任。 首先每一位教師都要享有課程決策權,因此教師不再只是教學者,更是研究者、課程設計者。在學校中每一位教師都扮演學習者,研究者、 課程設計者的角色,都採取研究的態度,反省自己的實際,共同檢討,分析和驗證,發展自己的課程理論,都能設計課程,學校才能課程自 主。 (二)每一間教室都是課程實驗室 Elliott(1998)也強調,課程改革是一種「革新的社會實驗」,課程不是將由教師實施的計畫,而是支持教室實驗的架構,也就是說,課程是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整體的計畫加以考驗、再建構和發展出來的。課程是一組架構,是以有教育價值的方式,將教育內容媒介給學習者的 一組行動假設。教師要成為革新的實驗者和行動研究者,要有反省、批判的能力,針對課程和教學的問題與實際,實施合作的對話和慎思, 這種課程知識是脈絡化的,是縝密的實踐中獲得的,是師生共同建構的,並賦以新的意義,這才是落實的課程(enacted curriculum)。 (三)每一所學校都是教育改革中心 Fullan(1993)認為,學校是保守的制度,易抗拒改革,因此學校必須成為學習型組織,而教師必須成為改革的媒介。尤其是要明確學校的道 德目的,如使每一個人都很獨特,而且能在複雜而動態的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作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基礎,教師要具備檢討、反省、合 作、塑造願景等能力,能覺知改革目標,參與改革過程,並在此過程中獲得經驗,學習成長。學校職工也要認同改革方向,發展伙伴、網絡 和結盟關係。因此全校的師、生、行政人員,甚至家長,社會人士都要不斷的學習,以形成新的價值、目標和策略,共塑學校願景,並促其 實現。(四)課程即社區 家長、社區人士、專家等成為資源人物,協助學生學習,學習成果要與其他班級、其他學校和社區外的人共同分享。學校課程要與學習者及 其活動的世界關聯,教室與社區聯接,學生與社會銜接,學問知識和經驗知識結合,學生深刻體驗社會的不平等和不公道,並設法去改革 。合作、慎思後發展的課程更有想像力、更統整、更具有..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學校本位課程課程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