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教育口訣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發展在美國的教育績效責任系統可分為科層體制型、法定型、專業型、政治型、道德型和市場型等六種不同型態。績效責任系統的型態委託人─代理人關係本質績效責任期望本質績效責任機制誘因科層體型式監督者/下屬服從組織規定監督獎賞/懲罰法定型決策者/執行者服從法定命令視察法定制裁專業型生手/熟手專門知識訓練辦別力政治型選民/代表回應選舉支持道德型團體/個人努力義務約束市場型顧客/供應者服務的提供選擇資助 實施步驟順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STAD) 全班 授課 分組學習 小考: 個別 評鑑: 個人進步分數 表揚: 個人、小組 小組遊戲競賽法 (TGT) 全班 授課 分組學習 學業遊戲競賽 評鑑: 能力系統調整 表揚: 個人、小組 拼圖法第二代 (Jigsaw II) 全班 授課 分組學習原小組、專家 小組 小考: 個別 評鑑: 個人進步分數 表揚: 個人、小組 團體探究法 (G-I) 全班 授課 分組學習:含計畫研究工作、進行研究、準備最後報告等細項步驟 發表小組作品 評鑑: 個人、小組 表揚: 小組、全班 協同合作法 (Co-op Co-op) 全班 授課 分組學習:選擇小組主題、準備小主題、發表小主題、準備小組發表等細項步驟 發表小組作品 評鑑: 個人、小組 表揚: 小組、全班 SQ3R:懶得問獨臂父(瀏覽、發問、閱讀、背誦、複習)OK4R:懶得要讀,會反覆(瀏覽、要點、閱讀、回應、反詰、複習)PQ4R:欲問毒販的回覆(預讀、問題、閱讀、反應、回憶、複習) 隱涵領導:以下屬為中心,它強調領導的軟性和柔性控制,讓下屬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領導=無為而治 參與領導:領導者經常與下屬溝通信息,商量工作,虛心聽取下屬的意見,讓下屬參與決策。 轉化領導的意義為:領導者運用個人的魅力去影響部屬,取得部屬的崇敬、信任並將部屬動機層次提昇,分享願景並鼓勵部屬共同去完成,以激發同仁對於工作及自我實現更加努力,而讓部屬所表現成果超乎預期。 教育 111一校一特色:摒棄排名觀,善用本校資源,營建自校特色一生一專長:推動運動或藝術專長一個都不少:把每一個孩子帶上來 控制信念(control belief) 理論係由美國心理學家羅特(J. Rotter)提出,指個人對己身與世事關係的看法1.內在控制觀,內控,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將成功歸因於努力,將失敗歸於因於疏失(內在動機)。2.外在控制觀,外控,外控者相信凡事操之在人(或天命),將成功歸於幸運,將失敗歸於外在因素(外在動機)。 表現目標(performance goal) 美國Carol Dweck分析,學習動機來自兩種目標:「學習目標」指的是打從心裡想要讓自己變得更棒,事情做得更好而產生學習動機「表現目標」則是指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厲害,避免別人覺得自己沒用而學習。 投射調整(introjection regulation) --只是為了盡義務而做的調整 集體效能(collective efficacy):團體成員對團體能力的判斷或對完成即將到來的工作的集體能力的評價。班杜拉將之界定為“團體對組織和實施  培根 《新工具》為反對亞里斯多德《工具論》而來↑                    ↑歸納法       vs     演繹法1.知識即力量→吃培根有力量2.學如bee:比喻學思並重→培根加蜂蜜好吃3.「新工具」-歸納法〔開經驗主義之先河〕→培根是龜公(歸納法+新工具)4.做學問要打破四種偶像:種族-自我中心、洞穴-淺見、市場-人云亦云、劇場-盲目崇拜→培根打倒四大偶像  科學教育學、教育學、教育科學之父=>赫爾巴特科學教育之父=>史賓賽 個別==>兩個字==->一對一個別化==>三個字==>對每一學生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Taylor---ta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父,教育評鑑之父-泰勒Tyler--踢歪課程 嘉達美.高達美H.G. Gadamer/雪萊瑪赫Schleiermacher哲學詮釋學先前判斷:反映過去經驗的特定期待來研究文本重視主體本身思想或知識的歷史性,作者及詳釋者視野不同,詮釋就不同現象學---胡塞爾全美、塞象 (1)前額葉   負責推理、記憶、想法與思考,與個人對行為、情緒控制與調整有關【推理時要摸前額】(2)海馬回  專門負責短期記憶訊息進入長期記憶【海馬由短變長】若受損,會忘記陳述性記憶,但仍能保留已學會的程序性記憶。ex:阿茲海默症患者(3)杏仁核  關係情緒表現  【杏仁觀秦(子齊)】 (4)下視丘  管制內分泌系統及一些重要的生理需求,是自主神經系統的主要管制中樞【下士發神經】 懷德術=德爾菲法(Delphi)匿名諮詢、回饋諮詢、統計處理、電腦處理四大特點背對背/匿名制度能讓大家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所以學生不用害怕,這樣調查出來的互動結果也最真實、可信。 100+16Z (比西) 標準差16100+15Z (魏式) 標準差15 WISC平均都是100 有自變相(操弄變相)和依變相的是實驗法→指變相間的因果關係相關法→現象間的因果關係 伊里希Illich這個字本身看起來很像學校外圍欄杆一根根直立著,顯示學校的僵化,因此他反學校。 教師組工會的勞動三權(團結權、協商權和爭議權---真團結(爭團協) 年齡常模:適用於發展中的兒童;用於與年齡有關的特質,例如:智力、身高、體重年級常模:適用於高中以下學生;用於教育成就測驗 代內流動:個人職業的改變.內字裡有入,很像人,所以是個人生涯中社會階層的變動代間流動:兩代間職業的改變 教育機會均等歸納為三大涵意:一為入學機會的均等,追求有教無類的實現二為受教過程的均等,乃是追求提供相同的教育品質的實現三為適性發展的均等。乃是在於追求因材施教理想的實現。 史坦伯格(Sternberg)智力三元論IQ組合智力:(分析能力)智力能藉【訓練】而提昇的,提出【後設認知】的觀念。CQ經驗智力:(創造能力)EQ環境智力:(應用能力)【實用性智力】【脈絡性智能】 Gordon建議採用「我的訊息」I-Message策略。組成三部分:描述、結果、感受。EX你們在上課中大聲講話(描述)大家都聽不清楚我在講什麼(結果)使我感到很苦惱(感受)。1.「把困擾你的行為描述出來」2.說出你對這件行為可能導致的結果有什麼感受3.把後果或是對你所造成的影響說出來 學校外部行銷:向家長、社區人員、社會大眾宣導學校特色與招生內部行銷:以校內的教職員工生為對象,運用多向溝通、聆聽及說明發展方向,支持鼓勵同仁進修,並參與與賦權等方式來強化共識,提昇效能互動行銷:學校組織內外部成員互動過程,運用互動行銷的技巧,使辦學績效口耳相傳,藉由口碑溝通管道 德國教育第一進路:普通教育第二進路:職業教育第三進路:進修教育 標準化測驗(standardized test)是經過大量受試者(跨國的)接受測驗後,發展出一套試題內容及分數對照上都較為適切的測驗,並有統一的實施與評分程序。得向測驗出版商購買,而出版商也只將標準化測驗販賣給有使用資格的人 特殊教育的型態有六種安置模式:1. 普通班2. 資源班(部分時間制特殊班):以普通班為主,部分時間抽離到資源班學習。3. 回歸主流式特殊班:以特殊班為主,部分時間回到普通班學習。4. 自足式特殊班級:全時制特殊班。5. 特殊教育學校:例如啟智啟聰學校。6. 在家自行教育   只有性平教育「每學期」四小時,其他都每年四時 效標關聯效度(實證效度、統計效度):實用性最高的效度 a.同時效度:測驗分數與「當前」(同時間)實際表現相關係數 (a)合成效度:預測受試者整體工作效率 (b)區分效度:以兩種不同性質的職業球相關係數為效標 b.預測效度:測驗分數與「將來」表現相關係數 ※編製教師性向測驗,作為教甄工具,應重視預測效度 c.終極效標:個人專業生涯成功的評價,是最理想的效標 ※編製教師性向測驗,以受試者的實際教學效果作為效標,稱為終極效標 建構(構念)效度:測驗分數能依理論構念加以解釋的程度 ※「因素分析法」是考驗心理測驗建構效度的最佳方法表面效度:測驗給人的第一印象好像是測量某種特質,所以受試者「主觀上」覺得有效的程度,缺乏邏輯分析,不能代替客觀決定的真正效度 12年國教「八大領域」口訣;一直射箭與種棵樹(藝自社健語綜科數)新增「科技」領域,包含「資訊科技」及「生活科技(類似傳統「工藝」課程)」等2個學科,每科每周上1堂。本土語言改為必選,再增加第2外國語選修12年國教課綱將以「總學習節數不變、彈性學習時數盡量維持」現在7年級、8年級每周領域時數(固定課程)28節,彈性4至6節,總節數32至34節;9年級每周領域節數30節,彈性學習3至5節,總節數33至35節。 常態分配下,學生成績在平均數上下一個標準差占68.26%(六爸餓囉)68.26/2=34.13成績在平均數上下兩個標準差之間占95.44%(救我叔叔)95.44/2=47.72成績在平均數上下三個標準差之間,占99.74%(久久氣死) 焦慮症候群:過度焦慮、神經質 EX.拔頭髮、咬指甲、緊張、發抖不良癖好:不良習慣 EX.菸癮、酒癮外向性行為:違規或反社會性 EX.逃學內向性行為:情緒困擾 EX.自殺、自虐、畏縮 十二年國教五大理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多)元進路、(優)質銜接:教材是多優 美國:根據新自由主義1. 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1)興起背景:訴求鬆綁、教育選擇權。(2) 老師、社區人士和家長等團體和州政府訂立契約而辦理的學校。(學校可自行決定課程,但要負責績效,州政府負責經費補助)(3)招收特別能力與需求的學生。 2.磁石(力)學校(magnet school):特色學校(1)興起背景:反種族隔離,因應公立學校高退學率。(2)有特殊的課程和方法。(學生可跨學區自由選擇)因材施教(3)大部分學生屬於少數民族。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增加不同民族交流的機會。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M.J. Adler)實施派代亞計畫(The Paideia Proposal)廣博教育素養,提倡民主主義教育(教育機會均等)及人文主義教育,以取代進步主義教育。 關懷倫理學者諾丁斯(N. Noddings)提出品德教育的四個要素或方法:身教、對話、實踐(經常練習)、肯定「我知道你很努力要完成這份作業...」 古典決策模式是理性模式滿意模式(有限理性~~Simon提出的)人類只能達到有限理性,做出滿意的決定參與模式是藉著成員的參與,以達成共識為手段做出決定綜合掃描模式是融合理性模式與漸進模式而成 青少年性格分析A-衝動.急躁B-隨和.不計較C-退讓.壓抑T-冒險.不可預測t-安穩.可預測 李比特(Lippitt)領導者的三種行為:獨裁式、放任式、民主式李克特(R.Likert)所提的單層面領導行為論分為四種:剝削權威式、仁慈權威式、商討民主式、參與民主式四系統中最有效益且接近領導意涵的是「參與式」。 KL.Lewin的場地論B=f(P.E)=f(LSP)生活空間(life space,簡稱Lsp)包括個人及其心理環境。人的行為(B)取決於個人(P)和環境(E)的相互作用,意即取決於個體的生活空間 (Lsp)。 查核金額:工程、財物新臺幣五千萬元勞務: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上公告金額: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公開招標:十萬以上 教材組織原則:(前三個由泰勒提出)一.垂直銜接:(延續性)1.繼續性:重複舊經驗或討論已有的經驗,以利幼兒學習。重複出現2.程序性:以舊經驗為基礎,再加深新經驗,引導新經驗學習。由易而難,逐漸加深加廣二.水平銜接:(銜接性)3.統整性:各教材間互相連貫。4.相關性:不同領域的課程或科目呈現相關主題。---------------------------------------------------5.均衡性:各領域之間的均衡,不可以偏重某領域。 鑑別度只要是負的,表示題目必須刪除淘汰! 鑑別度(D):-1~1之間D<0 淘汰D=0 全對或全錯D接近0.5 好試題D=1 高分組全對  低分組全錯 "不改變既有課程結構下"--> 附加取向"改變既有課程結構"-->轉化"特定機會節日 英雄與人物"-->貢獻 動態評量的概念最早由維果斯基(Vygotsky)提出以「測驗-介入-再測驗」的形式,對兒童的一般認知能力或特定學科領域進行持續性學習歷程的評量。借此了解教師介入與兒童認知之間的關係,以及兒童認知發展的可修正程度,確認兒童所能發展的最大學習潛能。並診斷學生學習錯誤原因,提供處方性訊息,以進行適當的補救教學措施。1.著重學習歷程或認知改變的評量。 2.在評量中進行教學評量者與被評量者的關係是互動的。  Turner論述社會升遷:贊助性社會流動與競爭性社會流動 平等原則: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差別待遇信賴保護原則:行政行為應有安定性,不能朝令夕改比例原則:行政行為不得逾越必要的程度明確性原則:行政行為之內容需明確 羅提(Lortie)──教學工作動機Lortie 提出教學可以和正常兒童產生關係之人際因素、教學是一種獨特的社會服務之功能因素、教職是穩定性高之持續因素、教學的固定報酬之物質因素、教學工作時間之吻合生活型態因素等五種因素 伍茲(P. Woods,1990)將教師生存策略分為八項:(1)社會化(socialization):即教導學生正確的事物。(2)宰制(domination):包括體罰、責難、命令學生等。(3)協商(negotiation):即與學生利益交換、說服學生。(4)合流(fraternization):採用非正式的方式,加入學生陣容,彼此如同兄弟一般。連衣著、言行,都向學生看齊。(5)迴避(absence or removal):激烈者採離職、退休的方式,緩和者採轉班、遲到、請假等方式。(6)照章辦事(ritual and routine):強調傳統、安於現狀。(7)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保持忙碌,眼不見心不煩。或儘自講課、消磨時間。       (8)自我安慰(morale-boosting):諉過學生,稱其笨拙或不合作,或發笑自嘲等。 社會系統理論以Parsons為代表AGILA-適應(adaptation) ---系統需要保持彈性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G-目標達成(goal attainment)---所有社會系統皆具界定目標的功能,促使成員達成目標I-統整(integration)-----維持系統各部份協調,確保能對抗重大變故L-模式維持(Latent pattern-maintenance) ---一面補充新成員,一面使成員社會化接受系統  手段性功能目的性功能對外功能A 外部適應G  目標達成對內功能L模式維持I   內部整合 內部 一致性信度 (施測一次) (客觀測驗評分)                                                        阿爸內庫要折半同一測驗之測量結果內各試題間的相關係數。包含4種如下。1.折半信度(內部一致性係數)採用一次測驗結果,利用隨機方式或奇偶數題將試題分成兩半,求兩半測驗分數的相關。測量誤差來自內容的誤差。由於折半信度低估原來試題長度的測驗信度,因此須用斯布公式加以還原估計。2.庫李信度(KR20即庫李信度的一種):根據學生在所有試題作答反應,分析試題間一制性。僅適用於非對即錯的二分計分測驗,只需施測一次即可。量數的高低收到兩種誤差變異量的影響,一為內容取樣;一為行為領域的異質性,異質性越低,題目間的異質性越高。基本假設:來自內容抽樣的誤差;題目不受填答速度影響;題目間具有同質性。3.阿爾發係數方法 (Alpha信度即阿爾發係數)適用於多重計分的方式,如李克特式量表。測量誤差來自內容誤差,尤其是內容異質性的誤差。係數越高代表內容同質性越高。阿爾發係數與KR20常被稱為內部一致性估計最低限度,因為阿爾發係數與KR20可以反應題目異質性的誤差。若題目同質性二者與折半信度相近。四、評分者信度適用於評分結果會受到評分者主觀判斷和意見的影響。如投射測驗、人格測驗、創造性思考測驗、申論題等1.次序變項:斯皮爾曼等級相關(2個)、肯德爾合諧係數(3個以上)、Kappa一致性係數。2.連續性分數:皮爾遜積差相關。 折半信度(奇偶信度=內部一致性係數):常用於缺乏複本的測驗且只能實施一次的情境。KR20:只能用於2元計分的試題,ex:選擇題或是非題。再測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 以同一種測量工具,對同一群受試者,前後測驗兩次的相關係數。庫李信度KR-20/21: 根據受試者對一個測驗中, 各項題目反應之一致性求出的信度, 只適用於正反兩極之題型. 如對錯的記分系統, 每對一題得一分.是非題α係數:適用多重計分方式.量尺外  國人    的  褲裡是非(阿多仔)  的   庫里是非↑α 自變項屬於刺激變項,為研究者所操弄的因素,從預測作用角度、自變項預測依變項「獨立變項」「預測變項」依變項則為反應變項,隨自變項影響而改變。「效標變項」、「結果變項」 社會學家墨頓Merton指出: 社會行動有積極性功能與消極性功能。 其中,文化傳承的過程可能成為「文化複製」,此為教育的消極性功能 Mayer認為區別知識-語意、程序性、策略性口訣:Mayer知識 已成冊(語程策)不屬於這三個就是錯 情境模式:學校本位課程歷程模式→程序→史點豪斯→人文課程方案 艾絲納(Eisner)和范蘭絲(Vallance)【工學模式外的4種課程概念】"知道我重棵樹"認知過程自我實現社會重建科技類課程學術理性主義 精熟學習比較強調的是"時間"直接教學法-應該是關鍵在"以教師為中心" 教師本位:講述法、直接法學生本位:精熟法、適性法、自學法合作群性:協同法、合作法知能啟發:發問法。討論法。問題法。探究法。發現法。 有效教學的定義:「合規範性」、「明確性」、「多樣性」、「成功比率」、「全心投入」、「任務取向」。合明多成心取(何明多誠心娶--有效) 克利佛(Clifford)的動機理論將動機分成內在與外在1.內在動機是為工作而工作,包含自我充分發展與自我涉入內在動機所發出的行為,其本身即是目的。2. 外在動機係由外在因素,如獎勵、懲罰、允諾威脅、地位和榮譽的競爭等所引發,屬於缺乏的動機,外在動機所引發的行為是為達到目的而採取手段,而在引起動機的情境中,此兩種動機均同時發生作用,只是程度上有強弱之分。 如何提高心理測驗之信度1.選取較大變異性的受試者樣本。2.選擇難度適中的測驗。3.採用客觀式的測驗題型。4.測驗間隔時間適中,不宜過長或過短。5.當信度低時可以用兩種方式補救(1)增加試題或刪除不良試題。(2)校正相關係數的萎縮 情意評量有五種方法1.觀察法-軼事紀錄、評定量表、項目檢核表。2.社會計量法-社會計量矩陣、社會關係圖、猜是誰技術。3.自陳量表法-自傳、人格量表、興趣量表、態度量表、Q技術。4.投射技術-聯想技術、完成技術、編造技術、表現技術。5.情境測驗 投射測驗(projective personality test)探究受試者的人格特質。                               1.聯想法→羅夏克墨漬測驗、文字聯想測驗              2.完成法→語句完成測驗                              3.編造法→主題統覺策驗、羅氏逆境圖畫測驗            4.表現法→畫人測驗                                 5.選擇法→宋迪測驗、團體人格投射測驗(GIPP)  洛克的知識論屬於經驗主義(強調心靈如白板)--聯想心理學著重直觀教學與感官訓練的價值洛克人要經驗值才能升級在知識論上,洛克與大衛·休謨、喬治·貝克萊三人被列為英國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 【教育行政歷程】劃定領導組織勾引平民的心"(計畫/決定/領導/組織/溝通/評鑑/革新) 效標關聯效度包含同時效度和預測效度 分科課程-相關課程-合科課程-廣域課程(廣博課程)-核心課程-經驗課程 行動研究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場域就是真實的工作環境。參與的歷程。注重團體成員彼此間的共同合作。結合對問題的「研究」與「解決」。 實作評量優點:1、重視學習的個別差異。2、更能解釋學生高層次的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表現。3、兼重評量的結果與歷程,助多元智能的開展。限制:1、講求個別化與適性化較紙筆測驗主觀,易產生月暈效應3、評量結果僅能就個人實際表現作解釋,無法了解在團體中的相對表現情形。 難度=整體通過率=答對率=(高分組通過率 + 低分組通過率) /2 => [ P(H) + P(L) ] / 2 Delta 指數  = 答錯率  高分組-總分前1/3學生低分組-總分後1/3學生 評分者誤差有三種:分別為1.偏見、2.月暈效應、3.評量次數偏少。這些都容易產生評分誤差,影響效度與信度。故將分數轉化採取T分數比較優劣Z=兩位評分者評的分數-平均數(50)/標準差(10)T=50+10z 智能不足和資優是正負二個標準差 經驗主義教育哲學  十七世紀教育家  洛克康門鈕斯算是 唯實主義 「傳統惡性削價競爭」所代表的紅海市場VS.「開創新興市場」所代表的藍海市場 Bono所提出垂直思考宛如是用來把同一個洞挖得更深的工具,而水平思考則宛如是用來在別的地方另外挖洞的工具。 基爾福特(Guilford)提出智力結構理論150種能力擴散性思考、聚斂性思考 真實評量是指能評量出被評量者真正能力的測驗理念與方法目的在於確切瞭解被評量者實際具備某種能力的程度,以作為教育改進的依據。 斯皮爾曼(Spearman)--二因論:一般因素(G)智力測驗、特殊因素(S)性向測驗塞斯通(Thurstone)--群因論:語文理解、語詞流暢、運算、空間、聯想記憶、知覺速度、一般推理桑代克(Thorndike)--多因論:抽象、機械、社會斯騰伯格(Sternberg)--三元論:組合智力、經驗致力、適應智力加德納(Gardner)--多元論:語文、數理、空間、音樂、體能、社交、自然、自知卡特爾(Cattall)--智力型態:流動智力(先天)、晶體智力(後天)墨龍(Vernon)--階層論:語文-教育(語文、數字、創造力)、實用-機械(機械知識、空間、動作) 【十二年國教5大國民素養】語文、數學、科學、數位、教養/美感 走動管理(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簡稱MBWA)指主管利用時間經常抽空前往各辦公室走動,以獲得更豐富、更直接的員工工作問題,並及時瞭解員工工作困境 全面品質管理(TQM)所有人都能夠競爭,並持續降低成本及提升客戶滿意度,可用三個Q(Quality)來表示:人的品質系統及流程(Process)的品質產品及服務的品質 oddings 1、提出「關懷」的意涵,就是要以「感受」、「全心投入」,把關懷的一方當作是自己的一部分,然後去感同身受,強調要毫無保留的接受學生的全部,並幫助學生「自我實現」。2、提出「關懷式課程」。從母親對孩子的關懷立場出發,來論述其關懷倫理學。※關懷倫理學之道德教育方法:身教、對話、練習關懷、肯定。3、認為女性傾向從實際的情境來討論問題,而不將道德視為抽象的知識論述。Gilligan 1、認為女性在道德抉擇上,是以「情境關聯性」為主,而非道德原則的推論,取向「合作」。2、批判Kohlberg、Piaget和Freud的倫理學貶低了女性的道德認知。3、提出以不傷害為基礎的「責任倫理」來取代傳統自由主義的「權利倫理」。 智力測驗的發展:1生理計量階段 2心理年齡階段比西量表3比率智商階段斯比量表4離差智商階段魏氏(魏克斯勒)智力量表Thorndike的貓走迷籠實驗提出試誤。Skinner建立操作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三明治課程(Sandwich course)是指融合理論與實務的一種課程安排方式,課程採「理論-實務-理論」或「實務-理論-實務」---建教合作班(產學合作) 情境評量指在一個真實或模擬性的工作情境中,評估者可以"操弄"工作情境的因素不同點在於真實評量有著更重視真實情境的考慮 Kohlberg是以正義為取向。Gilligan是以關懷為取向。 權力來源(領導權力基礎)1.法定權力(法職權)2.獎酬權力---可分物質(績效、金錢)與精神(微笑、拍拍肩膀)3.懲罰權力(強制權)4.專家權力---在班經運作中,教師影響學生行為的力量,最具效能的權力基礎。5.參考權力---藉高尚人格使人認同,教師影響學生最佳權力為參考權力。6.資訊權力7.機會權(關係權)---俗諺狐假虎威、裙帶關係8.情感權---例如個體會運用印象管理試圖影響他在別人心中的印象 「參考架構」包含三層:對外在世界的看法(世界觀),對自我的身分認同,以及對自我的意義創造(心靈性)  實(試)驗主義或工具主義 -> 知識產生於解決問題、由個人與環境互動而來經驗主義-->知識來自經驗和反省、知識即力量  *德性論(德行要實踐)-人物: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主張:強調「實踐智慧」的養成,人必須知道如何判斷善惡 *義務論(嚴格主義-主內派)(義務是動機)-人物:康德-主張-行為的動機之純正(內發的善意)、不重行為後果 *效益論(功利(快樂)主義-主外派)(效益結果是快樂)-人物:邊沁、伊比鳩魯-主張:行為結果是好的,即善;行為結果不好,即惡 Cooley提出鏡中自我,認為人的自我意識是建構在與外人互動的結果上Alder借用其觀念,提出自我心理學 除了性別委員外 其他都是1/3 數據越接近同一條線上,相關度越高 計劃評核術PERTProgram   計劃Evaluation評估Review    查核Technique 技術 馬斯洛「需求層次論」生理.安全.愛與隸屬.自尊.知.美.自我實現.自我超越李安立志吃美食鈔 史克北(Skilbeck)的模式(校本 情境因素 )分析 確立目標 建構  實施  回饋   渾沌理論的主要論點 1.非線性:產生隨機震撼、不起眼的的小原因,可能引發巨大震撼性的效果,其運動是動態的、暫時的。 2.蝴蝶效應:「巴西的蝴蝶振翅會造成美國德州的暴風雨」,敏於初始條件,具有積極創造意義,促使組織革新,使組織免於系統崩潰危機。 3.奇異吸子:系統有一個或多個潛藏的準則、原則,會主導系統的演變 。 4.複雜形式:形式複雜,不完整、不連續。 5.遞迴對稱:回饋機制當系統外部環境變動時,會引發系統的自我組織和轉變,使渾沌狀態變回穩定 理性主義:知識具永恆性(笛卡兒主張人有先天理性的智力) 沒有內容的思想是"空的"(康德),沒有概念的直觀是盲的康德寫了三大批判1.《純粹理性批判》,以自然為對象,求「真」。2.《實踐理性批判》,以道德為對象,求「善」。3.《判斷力批判》,以藝術為對象,求「美」。 教科書~學校"校務會議"訂定辦法"公開"選用",教育部"審定" 人本論:1.知覺教學法: Combs學習要符合內在核心需求,便能提升興趣。獲得新知識及知識個人化,包含「知識技能」「情意需求」,以達到「全人化」2. 學生中心教育: Rogers"關係" 為其理論的核心3. 學習動機之需求階層論: Maslow   匱乏需求- 生理、安全、愛及隸屬、自尊自重衍生需求- 求知、求美、自我實現(高峰經驗) 兩次測驗結果相近,表示結果有一致性或穩定性,所以是信度 投射作用:不敢面對真實的面對自己「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亦如是」指個人將自己不為道德規範或社會認可的慾念加諸在別人身上,藉以減少自己因擁有此慾念或缺點而產生焦慮的歷程。當某人常常特別強調或大聲疾呼:「他才是同性戀者」、「他才愛女生」或「他才作弊」時,他很可能就是一個同性戀者,愛女生者或是作弊者。轉移:欺善怕惡,遷怒(不敢罵老師,只敢罵同學)文飾(合理化):酸葡萄心理,考爛都是運氣差 微型教學就是"微試教" 海格的不證自明理論:1.結構變項(方法)用來達成學校目的:(1)複雜性或專門化(2)集中化或權威階層(3)正式化或標準化(4)階層化或地位體系:酬賞的差異和流動性2.功能變項(目的)學校所關係的組織目的:(1)適應性或彈性:組織每年執行新計畫和新技術的數量。(2)生產力或效能:量的變項;不必反映品質(3)效率或成本:單位生產量所需的成本和資源閒散的數量(4)工作滿意或士氣 主要命題有下列七項:1.集中化愈高,生產力愈高。2.正式化愈高,效率愈高。3.集中化愈高,正式化愈高。4.階層化愈高,滿意度愈低。5.階層化愈高,生產力愈高。6.階層化愈高,適應性愈低。7.複雜性愈高,集中化愈低。  焦點團體(focus group)是6~12人左右受訪者齊聚一堂,針對某話題進行受指導(有議題)的討論。是一種「團體」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之最大差異,就是多了團體的互動及討論。  知識:1.語文知識-陳述性知識(知其所以)(語意/情節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行其所宜)2.策略性知識=後設認知知識=條件性知識:能知也能行即'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怎樣的學生怎麼教)的能力。記憶:1.長期記憶-程序性記憶&命題性記憶(=陳述性記憶)2.命題性記憶(=陳述性記憶)-情節記憶(插曲記憶)&語意記憶 評量的四項功能:安置、改進、診斷、激勵 (總結)Bloom認知領域層次:記.理.應.分.評.創Gronlund&Saylor動作技能層次:領悟、操作、熟練、創造 Krathwohl情意領域層次:接受、反應、評價、組織 常態分配圖-說明個體間的差異側面圖-顯示個體內的差異  EX智力測驗 狄爾泰所說的「體驗」乃是生命的活動——即內省、直觀生命的活動。統一了知、情、意全體精神作用的全我活動。故可言「文化的創造」是生命的表現,也可說是體驗的表現。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學繼承了狄爾泰「精神科學」的主張,視生命為創造意義與價值的活動。 唯心(觀念論,共相為實)→唯實論-柏拉圖-理想主義-理性主義唯物(實在論,殊相為實)→唯名論-亞里斯多德-唯實主義-經驗主義唯實論有兩個!!!一個就是上面柏拉圖的唯實論,引發中古教父論戰另一個是十七世紀的唯實論,重視感官與直觀的教育時間點不同的兩個唯實論恰恰相反~~~  分散(佈)領導Gibb&Spillane:爭(增)相分多餐(參)1.多樣領導2.相互依賴:動態關係。3.共同參與4.團體分享:分享經驗和成就感。5.增權益能 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舊基模可以應付得來--同化舊基模應付不來,要有新的模型或心態來應付---調適同化到調適的過程=適應。 D(鑑別度)=Ph(高分組答對率)-Pl(低分組答對率)P(難度)=Ph(高分組答對率) + Pl(低分組答對率) /2 (A)卡芬頓(Covington)提出自我價值論(B)哈姆柴克(Hamachek)提出維持學生學習動機的兩個基本要件:       1.維持良好的師生關係2.培養和諧的教師氣氛(C) 溫納(Weiner)提出自我歸因論(D) 康布斯(Comb)提出知覺心理學:幫助學生從教材中獲取個別化意義,並內化於人格架構 ★羊群效應(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又稱「從眾」效應,領頭羊往哪裡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哪裡走。★手錶效應(Watch Law)又稱為兩只手錶定律、矛盾選擇定律。如果兩只手錶顯示不同時間,因為不知道哪只手錶比較準,我們反而不知道現在幾點了。指的就是管理時要有統一的要求與準則,不能有兩種矛盾、相反的聲音,否則大家無所適從。★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從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要讓牠們活著抵達漁港、賣到較好價錢,訣竅就是在沙丁魚槽內放一條鯰魚。原來當沙丁魚發群體裡有「異類」出現後,就會因緊張而加速游動,增加活動力,就能活得更久。就是透過新人、新技術及競爭,讓其他員工產生危機感,來提升生產力。 再測信度:兩份相同的測驗,不同時間測試複本信度:1.運用兩份程度相像的測驗,做同一時間前後的連續施測2.運用兩份程度相像的測驗,不同時間的再測試 懷德海教育節奏論:浪漫->準確->概括 科學實證時期1.科學管理學派 2.行政管理學派3.科層體制學派 行為科學時期1.霍桑實驗學派(人群關係)2.動態平衡學派(合作系統)3.XY理論4.需求階層理論5.激勵保健理論 系統途徑時期1.社會系統理論2.Z理論3.權變理論  實驗教育三法1.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 →公立實驗教育學校法源 2.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 →在家自行教育法源3.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 →特許學校  Dweck提出「智力內隱理論」:即個人對智力所持有的深層信念,其個別差異會使個體在面對學習活動時產生不同的認知、情緒與行為。一、智力(能力)本質觀(entity theory):智力固定觀、實體觀 →相信智力是「固定不變」的特質,不論一個人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他原有的智力本質。「表現目標」是展示出自己內在的「智力實體」,希望獲得正向的能力評價,避免負向的能力評價若是一個教師的抱持著「實體觀」的智力信念,認為「天性重於教養」,那麼他就會較傾向於將學生在學上的失敗歸因於「基因的不良」。 智力增進觀(incremental theory):累進觀 →相信智力是可變的,經由個人後天的學習可以使其智力獲得增長。「學習目標」比較肯定努力的價值也較願意努力,其作業目標在於透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增進自己對作業的理解,提昇自己的能力 若是一位抱持著「累進觀」的智力信念、認為「教養重於天性」的教師,則較傾向於將學生在學業上的失敗歸因於學生的努力不夠、甚至是社會結構性的不平等,而非天資上的愚笨。 柴嘉妮效應:殘缺,不圓滿的事物,在腦海裏更能留下痕跡。未完成工作的回憶量會高於已完成工作的回憶量。~舉例:舊愛還是最美! 學制整理:光28年-壬寅學制(欽定學堂章程):中國第一個有系統的新式學校制度,公佈但未實施(口訣:沒人吟)光29年-癸卯學制(奏定學堂章程):近代史上我國第一個付諸實行的新學制。重幼兒教育、初等教育、實業教育、師範教育(口訣:有鬼卯)光31年-廢科舉,設立「學部」,教育行政主官機關首長為「尚書」光33年-女子學堂章程民國元年-壬子學制民國11年-壬戌學制:現行學制,又稱633學制、新學制,是仿美的新學制。即6-3-3-4。(口訣:三人噓) 關係攻擊:隱匿、間接、操弄人際關係的手段敵意性攻擊 (hostile aggression):要傷害或損傷受害者工具性攻擊 (instrumental aggression):主要目的是想要獲得物品、領域或特權。 捷徑推理:當人們缺乏對推理的方法及知識時,會根據自己的以往經驗或相似的訣竅去推理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徵就是不按邏輯也不按常裡去看待問題,靠的是經驗去解決,這樣的方式有時可以事半功倍,有時則不然!~ 布魯納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活動的書櫥,而是教學生學習如何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史學家研究史料一樣,從求知過程中組織屬於自己的知識。(布)書櫥是魯夫用來收(納)書的Bruner 發現教學Bloom 精熟學習 黑格爾( Hegel)反對兒童中心的教育,認為兒童只是主觀精神,必須與客觀精神辯證,才能達到絕對精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年所強調的教育五大支柱learning is thatKnow to be together, and do change (1)課程設計模式之一~目標模式(Bobbit,Tyler)之目標需經過哪兩道濾網篩選?哲學和心理學---包泰心哲(包太心折)(2)Herbart將哪兩門學問帶入教育學的領域,使教育得以科學化?心理學(方法)和倫理學(目的)---赫心倫(賀新人)(3)Dewey的道德學說~生長倫理學,強調思考倫理學問題,必須兼顧?心理學和社會學---杜心社(渡新社) 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測驗運動之父、第一個用動物做實驗的人、出版第一部<教育心理學>有三律---桑心父(傷心父) 1.系統抽樣:每n個抽1個樣本。又稱為等間隔抽樣。ex:班上共有40個座號,每10個抽一個,被抽到的就是10、20、30、40號。2.分層抽樣:按子群在母群的比例,用在異質團體。ex:能力分班上,頂尖有10人,中間有70人,待加強有20人,若總共要抽10人,頂尖就抽1人,中間抽7人,待加強抽2人。3.叢集抽樣:以組群為抽樣單位,用在個別差異大於團體差異ex:常態分班上,每班都差不多,一校若要抽籤,可以抽一個班級為代表即可。 Renninger、Hidi 與 Krapp(1992)將興趣區分為個人興趣與情境興趣兩類情境興趣是個人興趣發展的主要成分,因此許多研究探討教師藉由 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情境興趣,如 1.提出動手做教學策略;2.運用電影短片多媒體教學策略; 3.提出課程內容能有新奇的刺激等。2016台北市教育創客年5大主軸「學習趣(LEarning)、樂活力(Action)、品格心(Dignity)、創意行(INnovation)、全球觀(Globalization)」,主軸英文的第 1~2 個字母組合成「LEADING」一字,即為「引領、指引、卓越」之意。「學習趣」激發新北孩子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不再從學習中逃走。「樂活力」打造學校成為安全、安心、安定的學習環境。「品格心」品格之實踐能從習慣成自然,「知善、愛善、行善」成為一生帶著走的習慣。「創意行」讓學生發揮想像力,動手做創意,能夠想的出來,也做的出來。「全球觀」讓孩子在地培養國際視野的深度與廣度,強化全球移動力。3大面向「翻轉教學、適性揚才、健康樂活」 符號互動論布魯默(Blumer)1、符號互動論由米德(Mead)的學生布魯默(Blumer)所提出,源自於米Mead的「自我心理學」、庫里(Cooley)「鏡中自我」的概念、貝克(Becker)「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湯姆士(Thomas)「情境定義」的看法。2、研究重點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過程。以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微觀的社會現象,以動態的人際關係為主,而非廣大的社會結構。 皮亞傑認知發展期布魯納認知表徵期艾瑞克森0~2感覺動作期動作表徵期嬰兒期(0~1.5歲):信任對不信任2~7前運思期 兒童期(1.5~3歲):自主行動對羞怯懷疑學前期(3~5歲):自動自發對退縮愧疚7~11具體運思期形象表徵期學齡期(6~12歲):  勤奮對自卑11~16形式運思期符號表徵期青春期(12~18歲):自我統合對角色混亂  成年期(25~65歲):精力充沛對遲鈍頹廢  成熟期(65歲以上):完美無缺對悲觀絕羅賓斯(Robbins)指出衝突哲學觀的演進可分為三個時期一、1940年以前--傳統的觀點:必須努力避免或消除衝突二、1940末~1970中—人群關係觀點:應該接受和處理衝突三、1970~現今—互動論的觀點:衝突具有解決問題的正向功能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認素(ㄙㄨˋ)競(盡)責目標:培育21世紀國際化人才1國家認同2國際素養3全球競合力=競爭加合作4全球責任感 心向作用是指在某種學習之前已完成心理上的準備。又因心向程度的不同,分為三個層次:心理.動作.情緒 教師應善用專業權威以贏取學生信服,引導次級文化正向發展。就像是上英文課 太過囂張的學生 就給他全英文上課~讓他知道老師的專業在哪~~   學習共同體三層次: 1. 協同學習—小組學習 2. 良好的同事關係 3. 家長參與 精熟學習(mastery learning)(一)華須本與莫禮生時期(西元1920年~1930年) 1922年的「文納特卡制」.「熟練公式(mastery formula)」包括下列各項步驟:預先測驗>教學>測驗教學結果>修正教學程序>再教學>再測驗>熟練。單元教學法,各科都要分成不同的單元(units),每個單元都要能使大多數學生達到精熟的階段1.試探-瞭解學生已經具備哪些舊經驗或起點行為。2.提示-教師針對教材做適當的提示。3.自學-學生對學習內容已經完全瞭解,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獨自研究或閱讀活動。4.組織-將學生所蒐集的知識,分析、歸納並組成各類體系。5.重述-由教師指導學生將自學的成果,歸納分析,並且做簡短的報告。(二)卡羅的學校學習模式理論美國學習心理學家Carroll在1963年提出「學校學習模式理論」l認為性向是學習速率(rate)的指標所有的學習者能達到某種學習成就,只是每個人所需要的「時間量」不同而已(三)布魯姆時期Bloom的精熟學習理念源自於卡氏「學校學習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設計最佳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接受最高品質的教學及給與適當的學習時間,則所有學習者都可以達到預定的精熟程度。 10大教學原則1.準備原則:引起動機的方法→桑代克的準備率(教師應了解學習對象能力及學習目的,選取適當教材.教具及做好情境的安排,使學生做好學習的心理準備。) 2.類化原則:使學生依據舊經驗「溫故知新」,類化學習新經驗。→赫爾巴特 3.自動原則:自動與自發(讓學生了解學習是本身的事,讓學生自願去做,      使學生對學習環境,產生積極學習之意願。)→福祿貝爾 4.興趣與努力原則:努力的行為建立在「興趣」上,教師應培養學生努力,        並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遇到挫折能面對解決問題的精神。 5.個性適應原則:教師教學中應依學生個別差異教學 6.適時指導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應待學生盡過努力後,對問題仍未能解決時,才適時的從旁協助指導)。 7.社會化原則/共同參與原則:使學生學習適應社會生活環境。 8.熟練原則:使學生在知識、技能、習慣態度等均能學習熟練      →莫禮生「熟練公式」-預測驗-教學-教學結果測驗-調整教學-再教學-再測驗。 9.完整/統整學習原則:把握整體的結構,再分析組成的分子,使部份跟全體發生關聯。            在縱的方面注意各科間的連貫,在縱的方面,注意前後知識的承接。 10.同時學習原則:在同一時間內學習到的事物→克伯屈主學習:教學時所要達到的直接教學目的。副學習:與功課有關的思想或概念(如鴉片戰爭一課,同時學到地理和衛生之事)附學習(輔學習):學習時所養成的理想態度(如實驗課學到科學精神)  自我效能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 成就動機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試圖追求和達到目標的驅力。 抱負水準—個人從事某種實際工作之前,估計自己所能達到的成就目標。 有考試前.某一個考試.學業成績(限定某一個考試了)----選抱負水準有信心.任何考試(總稱大範圍的心理狀態)-----選自我效能(或成就水準) 在測驗上最高的百分等級:PR99100人中贏了99人(自己是第一名當然不用把自己算進去) 教師會-學校、地方、全國申訴只有兩級: 申訴.再申訴 結構化表現測驗:標準且有控制的情境下進行的工具。例如:如何操作顯微鏡來觀察葉子的植物細胞。測驗表現的情境是非常有結構性的,他要求每位學生都能表現出相同的反應。測量方式需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包括:測驗情境的控制、進行的步驟與判斷的標準。 模擬表現:局部或全部模擬真實情境兒評量其表現的方式。如體育課中假想籃球比賽進行時,如何防守與攻擊。他是提供真實表現評量的一種最佳輔具 工作樣本:真實性程度最高的一種評量方式,它需要學生在實際作業上,表現出所要測量的全部真實技能。工作樣本通常取自真正工作中較重要的部分,而把較不重要的或有危險性的部分去除掉了。例如,在模擬道路的標準場地裡進行駕駛執照的路考。 真實性       低------------------------------------------------------>高          紙筆表現→辨認表現測驗→結構化表現測驗→模擬表現→工作樣本 Weiner的成敗歸因中,高成就動機者:將失敗歸因於「努力」,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低成就動機者:將失敗歸因於「能力」,認為自己能力不足(習得無助感)再努力也沒用。 Covington自我價值論中:高自我價值者:將成功歸因於「能力」,將失敗歸因於努力(以自我跛足的方式來當作努力不夠的藉口)。Self-handicapping(自我設限),又稱為自我跛足策略。1.指個體會做一些阻礙成功的事,假如學生做的不好,他們可以將其表現歸因於缺乏努力,因為他們不必承認沒有能力而保護他們的自我價值。假如他們在即使延遲的情況下也做的好,他們可以將其表現歸因於他們必定有高的能力。2.學生常以自我設限行為保護其自我價值。 功能性評量:目的乃在確定問題行為對行為者所產生的影響,藉由運用各種方式找出行為的前因與後果真實評量:目的在於確切瞭解被評量者實際具備某種能力的程度,以作為教育改進的依據實作評量:即非紙筆的測驗,根據學生實際完成一項工作的表現所作的評量。(例如:操作、實驗、作品展示….) Maslow需求層次理論(7)自我實現需求:此需求意指完成個人目標、發揮潛能,充分成長,最後趨向統整的個體。例如:具接納自己、面對問題、自動自發的思考、富創造力、幽默感、民主價值等特質的人。(8)超越需求:個體能夠以更高層次的宇宙觀來覺察自身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關係,是一種與宇宙契合的心靈需求。 人物理論概說自我效能班杜拉Bandura社會認知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務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歸因韋納Weiner 歸 因 理 論對於自己的歸因通常以內在歸因(情境)解釋較多自我跛足=自設障礙多人提出選擇一特定情境失敗或不為,使得自己內在歸因減少、外在歸因增多的行為策略       ※取得性跛足+ 宣稱性跛足自我意識=自我認知多人提出 人對自己身心狀態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人物理論概說自我效能班杜拉Bandura社會認知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務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歸因韋納Weiner 歸 因 理 論對於自己的歸因通常以內在歸因(情境)解釋較多自我跛足=自設障礙多人提出選擇一特定情境失敗或不為,使得自己內在歸因減少、外在歸因增多的行為策略       ※取得性跛足+ 宣稱性跛足自我意識=自我認知多人提出 人對自己身心狀態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