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結構化教學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結構化教學係指空間環境的結構、作習時間的結構、個別工作結構、以及視覺提示的結構等四種組織所構成的教學設計。以下就四種結構組織做詳盡的介紹。   (一)空間環境結構 意旨明確區隔教室為有清楚的空間與視覺界線,即安排與組織教室中傢俱及物品櫃,並將發展成四個基本的教學區(點心區、轉換區、遊戲區及學習區)。各區域各司其功能,提供教學、工作、休閒等教學活動用途。各區域佈置清楚畫界分明易辨認,有利學生確認不同活動需要在不同區域進行,同時要注意減少視覺與聽覺的干擾。 教室的空間可用學生用品櫃來進行隔間,可用不同的地墊、地毯或貼在地上的膠帶來劃分區域,對於容易分心會遊蕩學生的獨立工作區應該面對空白的牆壁,學習材料應該放置在容易取得地方,學生單獨工作的地方盡量不要靠近出口,每位學生的空間結構都是經過評估與計畫的,當學生的表現能夠越來越獨立時,空間結構可逐步的減少。   (二)作習時間結構: 自閉症學生有序列記憶和組織時間的困難,透過視覺的提示讓自閉症兒童會很容易瞭解每天作息活動及其發生的順序。 標準的作習時間有多種的編排方式,作習內容的呈現方式以符合自閉症者的特徵及需要為前提。通常教室中會使用兩種類型的時間表,一種是整體時間表,一種是個別學生時間表。整體時間表呈現出每天所有的活動,而個別時間表則幫助學生清楚了解自己何時、要到那去、做什麼工作。 作習時間依活動時間長短將一天內的活動時間以圖表呈現,並將各時段之時間長短以圖片或字卡呈現的方式,按照時間順序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排列,使學生極易明瞭其個人作習、活動地點及內容等,卡片大小約六至 八公分 見方。當作習時間一到,自閉症者即抽取該時段之卡片,瞭解主要活動內容與時間長短及地點,即可在教師的指導下獨自學習。每一學生應該可以自己操作時間表,以便活動結束時向人告知。時間表的安排要有個別化才有意義,因此要為每一位孩子設計個人的時間表。   (三)個別工作結構: 本結構依學生功能強弱將每一時段的學習內容進行工作分析,製作卡片以傳達該時段之活動順序與內容,卡片以文字為主,可兼採用圖片或數字,依順序由左而右或由上而下放置於獨立學習桌上。 個別工作結構是要讓學生在沒有教師的引導下,能夠進行獨立學習的區域,因此教師在規劃自閉症兒童的個別工作系統時,要事先考慮: 1. 學生要做些什麼?教師要明確的提示要做何種工作。 2. 要做多少?教師要明確的提示有多少工作。 3. 何時結束?讓學生有完成一件工作之概念,能增進其組織能力,引起工作動機。 4. 下一步要做什麼?工作順序的規劃要流暢,使學生學會如何由一項工作續接轉換到另一項工作的概念。要安排學生有興趣的活動,才能引起孩子學習的動機。   (四)視覺提示結構: 自閉症者缺乏傳送刺激的能力,因此對外界的口語溝通訊息完形式(gestalt)的整體思考,並加上心智理論的缺陷,使其不易認知他人的意圖、願望、信念,更由於缺乏後設表徵能力,使自閉症者無法立即反應他人的對話內容。因此教導學生找尋有關工作內容的視覺指令,這些指令可以告訴學生要用材料做些什麼事。 因此教師在規劃視覺提示結構時,應要注意: 1. 視覺指令:視覺指示可以給予學生必須的訊息,讓學生有系統且有意義的方式將分割的工作整合起來。如:書面 提示、齊格(Jig)等。 2. 視覺組織:組織與安排工作環境中的材料與空間,如將東西分類放入容器中,將物品區隔等。 3. 明確的視覺線索:突顯關鍵材料及相關指令,可用標示、不同顏色卡片、標記等。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作習時間結構個別工作結構同活動需要在不同區域進行明確的視覺線索標示、不同顏色卡片、標記空間環境結構結構化教學視覺指令視覺提示結構視覺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