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顏回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顏回(前 521年-前481年),字子淵,一作顏淵,又稱顏子,孔廟大成殿四配之首——人稱復聖,魯國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孔子七十二門徒之首,孔門十哲德行科的高材生,是孔門弟子中德行修為最高者,所以得到特別的尊重。 《孔子家語》中有顏回一篇。據說顏回非常聰明,深曉推理之術。他主張為人要謹慎,克己,多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而不應該嚴以待人。但是孔子門下的學生中,最有聰明才智的卻不是顏淵,而當以子貢等人為代表,所以顏淵不是以智慧才華而出眾,而是以德行修為取勝。他在與孔子談論志向時,曾說我無伐善,無施勞(我希望我不炫耀自己的長處,有功勞,也不誇耀)。 顏淵家境貧困,《論語》中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而回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其「一簞食,一瓢飲」的安貧樂道的精神為後世傳為佳話。顏淵有才無壽,「年二十九髮盡白,早死,…死有棺無槨」[1],死因應為營養不良。孔子對此非常難過,發出「天喪予?」的感歎。 論語中的顏回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孔子之言,顏子一聞即悟,所以孔子曾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既然一聽就能完全領會,便只喜悅於心,不再發問。既無問題,孔子便不再發揮,而在座的其他弟子不能獲益,因而孔子的教化不能普益他人。所以說:「回也,非助我者也」。這是孔子所作的反面文章,言外之意,則是讚美顏子悟性極佳。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顏淵死,其父顏路請求以孔子之車為之槨。槨是棺外的套棺。古注以為顏路請將孔子的車子出賣,以資買槨。也有注者認為不是賣車買槨,考據甚繁。孔子未許可,並對顏路說明,人子雖有才與不才之異,但在其父各言其子則同,我子鯉死,有棺無槨,當時我未嘗賣車為他作槨,因我有時要隨大夫上朝,不可以步行。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雖不作大夫,但國家有大事,仍然上朝,故謙言:「從大夫之後。」顏路之請,或因禮制不合,所以孔子不許。其他原因,古注所說不一,存疑。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噫,傷痛之聲。天喪予,即是天喪亡我。傷痛之極,所以連說兩句。孔子嘗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又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來此世間,是由天命以自堯舜至周文的道統,教育人民。在其三千弟子中,顏子最能了解孔子之道,他聽孔子與言終日,不違如愚。他在孔子的心中,是道統的繼承人,是聖教的輔佐者。顏子一死,孔子遽失輔佐,道統無人繼承,天下蒼生將如之何。因此,有天亡我的感受,所以發出如此悲痛的歎息。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顏淵死。孔子到顏家弔哭,哀傷過度。集解馬融注:「慟,哀過也」。隨行的諸弟子對孔子說:「夫子慟矣」。孔子慟而不自知,經弟子提醒,故先疑問;「有慟乎」。既而一想,確是過於哀傷,便說:「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夫人」當「此人」講,即指顏子而言,意思是,不為顏淵慟,當為誰慟呢?由前章「天喪予」,可以了解此章「哭之慟」的悲心。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顏子的師兄弟要以厚禮葬顏子。孔子不許可,但未能阻止,因此感歎說:回,待我如父,而我不得待你如子,使你的喪葬不合禮,這不是我,而是由你的師兄弟所使然。禮記檀弓上篇記載,子游問喪具,孔子答以「稱家之有無」,家裡富有,也不能踰禮厚葬,無財則不可以備禮。顏子家貧,又未出仕,厚葬便不合禮,孔子不許可,實為愛之以德,奈因顏子之父顏路作主,師徒雖如父子,畢竟不是父子,終於不能止其厚葬,所以自歉而又責備門人。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顏回七十二門徒孔子孔子家語德行顏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