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猩紅熱、腸病毒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猩紅熱--- 致病菌:由會產紅斑毒素的A群乙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   傳染途徑: 1. 經由口水﹑鼻水的飛沫傳染 2. 外科性猩紅熱:皮膚上的膿胞或傷口,如果是由會產生發紅毒素的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也會造成猩紅熱的皮膚疹。   潛伏期: 1到7天,平均3天   好發年齡: 3歲到10歲   好發季節: 春天和冬天   臨床症狀:     突然高燒,合併喉嚨痛﹑有時會腹痛﹑嘔吐,扁桃腺紅腫化膿﹑有時軟顎和懸雍上有出血點,發病的頭2天,舌頭上覆蓋一層白色分泌物,中間散佈著紅腫的乳突,稱為「白色草莓舌」,發病的第四、五天白色分泌物脫落,舌頭變紅且發亮,加上舌頭上紅腫的乳頭稱為「紅色草莓舌」,約在發病後12到48小時身上開始出現紅色密集且粗糙的疹子,摸起來如細砂紙般,有癢感,在出疹的同時發燒和身體不適隨之加重。疹子是由軀幹往四肢的次序出現。在皮膚皺摺處頸部﹑腋窩﹑腹股溝處紅診更明顯。有時在手肘摺皺處有時成線狀紅疹,稱為Pastiae\'s line。在臉頰會出現潮紅,但不會有砂紙般典型的疹子,在口的周圍泛白。在一週後,疹子依發疹的順序漸漸消退,並開始出現蛻皮的現象,蛻皮的情形有時會拖到一個月左右。 外科性猩紅熱:皮膚上的膿胞或傷口,如果是由會產生發紅毒素的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也會造成猩紅熱的皮膚疹,但不會如一般猩紅熱出現咽喉和扁桃腺的變化,稱為外科性猩紅熱。 腸病毒--- 腸病毒的症狀 大約感染病毒之後二至十天以後才信出現症狀,大多數人的症狀不重。 標準的症狀是口腔的後部、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爛,在膝蓋與臀部也時常看得到相同的水泡所以常稱了為「手足口症」。」   丁綺文醫師表示,腸病毒「三危」恰好都能用333描述,簡單好記。 第一危: 危險族群,3歲以下。根據1998年,腸病毒疫情統計,78%的死亡案例年齡小於3歲。 第二危: 危險期間,3天之內。腸病毒71型引起重症和死亡的病例,其發病到就診時間,平均3.4天,許多病例在第三天之後才到急診或加護病房,以致搶救不及。所以發病的最初三天,病情變化極不穩定,最需要密切追蹤。 第三危: 危險症狀有三,昏睡、持續嘔吐和肌躍型抽搐。針對腸病毒71型所引發的腦幹腦炎致死及瀕死病例分析,發現這三種臨床症狀最有指標價值,若有上述症狀,必須以重症處理。   腸病毒感染途徑 第一飛沫感染: 咽峽炎發病初期兩週,病毒集中在咽喉,咳嗽所散布的飛沫就有病毒存在,因此腸病毒疫情到達「紅燈標示區」,通常建議停課三週。 第二是糞口傳染: 腸病毒生存力、繁殖力強,經腸胃道排出長達2個月。 第三是接觸傳染: 污染的手接觸摸眼、口、鼻而受到感染。   腸病毒有三不怕 不怕室溫:可以在室溫活好幾天。 不怕胃酸:可在腸胃繁殖。 不怕酒精、乙醛等消毒物品。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猩紅熱、腸病毒手足口症春天和冬天潛伏期腸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