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 企業型政府的十大原則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企業型政府的十大原則: 歐斯本和蓋伯勒採取「最佳實務研究法」’(Best Practice Research,BPR)O,以四年時間,針對美國各層級政府機關的創新改革方案進行調查研究,從其中他們歸納出企業型政府如何運作或治理的十項則(劉毓玲譯,1993): (1)型塑導航型的政府: 政府的職能在於引導領航(steering),而非親自操(rowing)。歐斯本和蓋伯勒採用杜拉克的觀點,認為高層的領導和實際的執行運作應予分開,以便高階層全力做決策和領導,而實際的運作則交由基層人員去執行。 (2)授權公民參與監督政府: 國家與社會的所有權人既然是人民,那麼公共服務的供未必全然要仰賴政府。讓更多公共事務的決定權和公共服務的提供,回歸給社區自主處理,其成效將更為具體,同時也實踐參與式民主的價值。 (3)鼓勵公共服務提供者之間的競爭 競爭機制雖然不是萬靈丹,卻是紓解官僚體制運作失靈的良方。官僚體制最大的問題在於其獨占的特性,會造成政府機能的僵化、保守、浪費和無效率,若讓提供公共服務的單位,無論其為公營或民營機構,彼此間形成競爭的態勢,將俾利於該單位提高效率、鼓勵創新、反映真實需求和鼓舞公務人員士氣與榮譽感。 (4)以目標和任務為導向,而非以法規命令為策力 官僚體制強調藉由法規命令控制成員,並藉此作為達成目標的主要驅策力量,此種過度管制的政府不僅無法確保課責性,反倒造成政府管理成本過高。組織成員的消極抵抗和目標移置等病症。而以目標和任務為導向的治理方式,其優點在於使政府部門更有效率、效能、創意、彈性和士氣。 (5)以實際成果為施政重點 一般官僚機關只重投入、不重產出,其後果是政府只重視施政形式,而不重視實際績效。企業型政府企圖改變此種本末倒置的現象,企業型官僚清楚知道如果以投入決定預算。各機關根本沒有努力的誘因,反之,倘若預算取決於績效,情況將完全改觀。 (6)滿足顧客需求 民主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服務人民;企業存在的目的,則是為了獲取利潤。但弔詭的是,會真正用心盡力提供服務的是企業,官僚機關卻經常無視於人民的需求。其關鍵處無他,即在於企業一切以顧客為導向。 *(7)強調開源,而非一味講求節流 企業型政府深知透過增稅擴大歲入已越來越不可能,因此,除了一方面撙節施政成本外,為了滿足公共支出的財源,還必須懂得投資興利開闢財源。企業型官價必須養成時時測量「支出報酬率」的習慣,惟有如此,才能在為民與利的同時撙節施政成本。 (8)具有防範未然的能力 企業型政府是一個具有前瞻性的政府,能夠以遠見來治理國家。在後資本主義社會,世界變化的速率加劇,從政者短視近利的壓力便越大,預測未來就變得越重要。因此,企業型官僚不僅要致力於眼前問題的解決,更需要對未來的需求和問題預作因應。 (9)講求分權,並鼓勵參與式管理 政府與民眾越接近..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企業型政府實際成果最佳實務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