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鍾肇政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鍾肇政(1925年1月20日-),台灣小說作家,生於日治時期臺灣新竹州大溪郡龍潭庄字九座寮(今屬桃園縣龍潭鄉),祖籍廣東五華。   1951年第一篇文章『婚後』,刊登於《自由談》雜誌,燃起寫作興趣,從此勤奮筆耕,1961年第一部長篇小說《魯冰花》發表於《聯合報》,同年又發表《濁流三部曲》大河小說──「濁流」、「江山萬里」、「流雲」,開啟台灣大河小說創作第一人。1964年起撰寫另一部大河小說《臺灣人三部曲》──「沉淪」「滄溟行」「插天山之歌」,歷時十年。另外還有《高山三部曲》(高山組曲)《怒濤》等大河小說.是台灣首位完成大河小說作家.也是唯一完成四部者.連其它作品共有長篇小說23部。 鍾氏雖常被刻版印象視為「鄉土文學」作家,早期確也有不少鄉居作品,但他曾說:「我心中唯有文學,台灣文學而已,故對『鄉土文學』四字毫無興趣。」實際上他對於情慾的描寫亦周到,也是鍾氏作品中常見的部份。其在2002年更以七旬高齡著手寫作《歌德激情書》,以描繪德國文豪歌德內心的情慾世界。[1 1889年丘逢甲至北京考中進士,被任為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台灣,到台灣台中衡文書院擔任主講,後又於台灣的台南和嘉義教育新學。1895年甲午戰爭後,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台灣人民激憤,丘逢甲堅持反對並組織義軍反抗。唐景崧為台灣兵備道兼台灣省學台。唐景崧來台後偶見丘逢甲所著《台灣竹枝詞》,而召見丘逢甲,並收為帖拜弟子。丘逢甲在二十歲(一八八三)時,隨父往返於台灣各地書院時寫的《台灣竹枝詞》一百首   丘逢甲少年得志,卻棄官返台從事教育工作;已未割台時,他首倡獨立抗日;內渡大陸後則獻身推廣新式教育,為國家培養元氣。終其一生始終對國家抱有高度的期望,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操。 丘逢甲的詩文曾獲得諸多學者高度的評價:錢仲聯曾評其《嶺雲海日樓詩鈔》曰「七律一種,開滿勁弓,吹裂鐵笛,真成義軍舊將之詩。」柳亞子謂「時流竟說黃公度,英氣終輸倉海君,戰血臺澎心未死,寒笳殘角海東雲。」梁啟超則譽為「詩界革命鉅子」、「天下健者」。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鍾肇政濁流三部曲高山三部曲魯冰花大河小說怒濤插天山之歌江山萬里流雲滄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