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Stenhouse課程即研究假設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課程即研究假設     依學校教師的教育專業觀點,課程應該是一套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建議說明,以說明在何種邏輯前提之下具有教育價值;在何種條件之下,此套課程是可以在教室實際進行教學。 換言之,為了驗證此套課程是否具有教育價值、是否在教室實際情境中具有教學的可行性,可以將課程視為有待教師在教室情境脈絡的教學過程中加以考驗的一套「研究假設」 (Stenhouse,1975)。 而其基本假定是:外來的課程計畫人員可以從教室情境之外,提供課程法則,並要求教師遵循其課程指示,但是並無法完全保證學生得以能夠有效進行學習。課程計畫人員必須告訴教師:「課程是一種在教室情境中有待考驗的研究假設」。 因為學生是不同的,個別的教室情境也是相異的,因此,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根據個別教室情境中的實際經驗,去接受、修正或拒絕任何普遍性的規則或原理 (蔡清田,1995)。 此種課程觀點,主張課程是一種教育媒介,教師必須透過教學將課程所蘊含的教育理念與知識本質付諸實際的教育行動。 事實上,教師可以研究的角度來處理課程所蘊含的教育理念與知識本質,並將其視為可以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所以,課程是開放的研究假設、可以質疑的方法與內容,不是理所當然的教條與命令。 其認為課程中所處理的教育知識,應該是可以允許教師與學生在教室實際情境當中加以主動建構,也可以是允許教師與學生彼此協調磋商的學習內容與方法,以適用於教室教學的動態歷程,如此的課程對教室中的師生才具有豐富的教育意義 (蔡清田,1997a)。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劉老師研究假設課程課程即研究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