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考選部命題大綱-教育哲學

主題:存在主義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在他們共同的論題中,最主要的是關心人的本質、人與世界的關係,以及「存有」的觀念。 存在主義者認為存有不能做為客觀探究的主題,只能藉由人對自己在時空中獨特的、具體的存在所做的反省顯露出來。每個自我覺醒的個體,皆由於他自己的經驗和處境而了解自己的存在。 存在主義者因此特別注意人的存在與事物的存在兩者間的基本差異;人類存在的特性就在於人是主動的與有創造力的,而事物則沒有;所以事物就是如其所是,但人並不像事物那樣早已被決定。 沙特指出「存在先於本質」,即是人隨著其發展與自我實現來建構其本質,而不是生活在被先前決定好的本質或藍圖中。尤其面對生活中痛苦、罪惡、與死亡的「最終境遇」時,人要關心和重新檢視人的處境。人的「存有」就是人自我做自由決定的能力,由於自我所能形成的事物是無限的,藉由自由決定的行動,自我才不會受限於外在現象或昧於真相。 存在主義者並沒有嘗試去建立統一的教育思想:大致上他們在教育主張上強調每個人要培養真誠、決斷、忠實、創造力及責任感等自律的人格特質,使能做個自由人、抉擇人及負責人。 教師因此要了解學生作為人的個體性,而非當做物來對待;讓學生實質地參與教學活動;教材的安排則要有助於學生認識自己的存在、自我與事物間的基本差異、自我與別人的關係,以及人的處境和最終境遇。 存在就是選擇自己,既然「人是自己所造就而成的,此外無他」,人有責任且必須作抉擇,而且必須選擇他們作抉擇的原則,所以道德的行動必須是獨立判斷、自由選擇和實踐,而不是訴諸任何外在的權威。在德育上,存在主義因而強調學生必須為自己選擇或創立道德法則,也就是道德的自律。(李奉儒) (1) 存有(being):存有的原始意義是指真實的存在;可以從事物存在(existence)的基礎、根源、性質及狀態等各方面來描述「存有」的意涵。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存在主義人的本質存在存在先於本質存有抉擇人沙特自由人負責人道德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