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修辭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借對 在使用某個字詞的甲相時,又借用該字詞的乙相來與另一個字詞相對。借對又謂之“假對”。借對分為如下幾種: 借義對:“新四軍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過年。”其中“日”本義為“日本”,這裡借其時間之義對“年”。 借音對:“曾經滄海千重浪;又上黃河一道橋。”其中“滄”借其同音“蒼”對“黃”。 借形對:昆明五華書院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景行行止”原本節奏應為“景行——行止”,這裡借其“景行行——止”外形與“糺縵 縵兮”對仗。 借聲對:某地孔廟聯:“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其中“冠”應讀仄聲,此處借其平聲(guān)對仄聲“配”。 蹉對 《辭源》:“蹉對,詩歌對仗中對應位置不同,參差為對。”亦稱“交股對”。蹉對見於詩歌,也見於對聯。如吉林北山公園曠觀亭聯: 登高遠望,四面雲山,千家煙樹; 長嘯臨風,一川星月,萬裡江天。 “登高遠望”與“長嘯臨風”對角線位置交*成對,即“登高”對“臨風”,“遠望”對“長嘯”。現今聯家已很少使用“蹉對”。 串對 又名“流水對”,上、下聯意思順連,在語法上形成一個復句,構成連貫、遞進、轉折、選擇、假設、目的等復合關系。格言聯如:“欲知千古事;須讀五車書。”集杜甫詩聯:“讀書破萬卷;落筆超群英。”皆是典型的“流水對”。 單句對 單句對多為四字聯、五字聯、六字聯、七字聯。其中五、七言最多。也有八字聯,如杭州飛來峰聯:“飛峰一動不如一靜;念佛求人不如求己。韻文對 韻文,又可稱古典格律體文學,包括詩、詞、曲、賦、駢體文等。以韻文句式、語體入對,在對聯中占主要的比重。 散文對 散文對又可分為兩種,古文對與白話文對。清代俞樾喜以古文句式入聯,不工而化,登峰造極。無獨有偶,近代陶行知則喜以白話口語入聯,通俗易懂。 陶聯如: 與馬牛羊雞犬豕做朋友;對稻梁菽麥黍稷下功夫。 無情對 “無情對”可能起源於明代。馮夢龍《古今譚概》卷二十九“談笑部,隨口對”中聯:「庭前花始放;閣下李先生。」李先生即李東陽。此聯字面對仗,而內容互不關聯。這就是無情對的特點,而且內容愈相去萬里,便愈成佳作。 拙形對 和 “無情對”相反,字面不怎麼對,而內容有絕妙可對處。此類對仗十分罕見,但確有此類對聯。相傳明代哲學家陳琛少時,其父老友出聯雲:“老虎”,小陳琛對 曰:“海蜇”。老世伯謂其不對。小陳琛辯解說:“‘老虎’乃‘山君’,‘海蜇’稱‘水母’,‘水母’對‘山君’,不對嗎?”老世伯頓時語塞。《中國楹聯報》上曾有作者撰文介紹說:清代咸豐年間,有人舉“墨”字求對。不少人以“筆、紙、硯、書”等字去對,均不見佳。只有一人以“泉”字應對,被公推為最佳下聯,流傳至今。這副一字聯寫出來就是: 墨;泉。單從詞類上看,以“筆、紙、硯”等對“墨”似無不可。因為它們同屬“文房四寶”。但以“泉”字應對卻打破了固有的應對思維模式。它在字的“組成”上巧做文章。“墨”者,“黑土”也;而“泉”者,“白水”也。“白水”恰可與“黑土”構成工對。 來源:http://blog.yam.com/ross168/article/19276663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串對借對單句對拙形對散文對無情對蹉對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