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策,是文體的一種。 起源在漢代 應試陳言,謂之對策 後世人臣著策上於朝廷者,稱為進策 簡單地說 「策」算是一種臣以君為對象 以謀略為內容的論說文體 早期乃為朝廷考才所用 後世則擴大至人臣之進言 譬如鼎鼎大名的蘇軾<時務策> 內有二十五篇,皆有關政治、經濟、教化、軍事之大計。 《說文》云:『策者,謀也。』 《漢書音義》曰:『作簡策難問,例置案上,在試者意投射取而答之,謂之射策。若錄政化得失顯而問之,謂之對策。』 在教科書中有沒有說明呢? 有的 以下是八十三年的教師手冊版本: 按策為文體之一種,由於分類標準不一,類別及名目很多,然大別不出兩類,一為上問下對,稱為對策;二為下獻於上,是謂進策。 故今彙而辯之:一曰制策,天子稱制以問而對者是也。二曰試策,有司以策試士而對者是也。三曰進策,著策而上進者是也。」雖分為三類,但其中的制策、試策其實都是對策,故約而言之,仍是兩類。 古籍中的定義呢? 最有名而具權威的文心雕龍 在<議對>篇中是這麼說的… 「又對策者,應詔而陳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獻說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雖殊,即「議」之別體也。古之造士,選事考言。漢文中年,始舉賢良,晁錯對策,蔚為舉首;及孝武益明,旁求俊乂,對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斯固選賢要術也。」 唐朝顏師古為<漢書>所作的注文,說明「射策」如下:   看懂了嗎? 簡單地分類: 君問事,臣以策答之就是「對策」 臣主動以某個題裁為策進言就是「進策」 「射策」則是「對策」的其中一種 差別只在「射策」就好像猜燈謎一樣 把題目遮著讓你選 選中了題目再去應答 這算是考試專用的一種文體 2.大哉問 蘇軾的「教戰守策」該屬於哪一種? 不止是你不知道 連眾多的國學耆宿也眾說紛紜 以上提及的「教師手冊」是否可以釋疑? 很抱歉 八十二年以前的版本視之為「進策」 八十三年以後則視之為「對策」 那麼,古人呢? 1.四庫全書根據南宋孝宗皇帝的見解,將其歸為「進策」 2.徐師曾<文體明辨>對於「進策」的定義:「又學士大夫,有私自議政而上進者」 在這之後,徐先生直接加註「如宋蘇洵<幾策>,蘇軾<策略>、<策別>、<策斷>、秦觀<進策>之類。」…你看看多明白,他擺明了這是「進策」 3.<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十五在「進策五篇」之下注云:「此係應制科時所上進卷」(記得前面的定義嗎??在制定法律時要求臣子呈上的文章,這顯然應該視為「對策」) 4.蘇軾自己寫的<上吳內翰書>中則說:   「今年春,天子將求直言之士,而某適來調官京師,舍人楊公不知其不肖,而採其鄙野之文五十篇奏之於天子。」 好,問題來了 既然是天子要求下面呈上的文章 下面呈上去了,當然是「對策」 但是蘇軾所言,則顯然看得出這洋洋灑灑五十大篇 應該是早已寫就 只是應機而上呈而已 這又應該是「進策」 該怎麼認定? sorry,你只好自己判斷 筆者傾向認定為「進策」 但是你要不要和現版的國文教師手冊抗衡呢? 呵呵呵……   「射策者,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為置之,不使彰顯(題目遮住不透露)。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劣。射之言投射也。對策者,顯問以政事經義,令各對之,而觀其文辭,定高下也。」   回答者: RAY ( 研究生 4 級 )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射策進策對策文體應試陳言政治教化教戰守策時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