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阿德勒與現實比較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阿德勒的人性觀提到,人的行為是具有目的性,是目標導向的。-->虛構目的論。 Glasser 提到個人行為乃是自我決定的。人雖然受遺傳和環境的影響,但宿命論是不正確的;個人大腦中存有「控制系統」的運作,能夠知覺內在需求,並能控制外在的環境資源來滿足它。個人的行為具有目標導向,並且內在有心理的平衡機轉 (homeostasis mecharism),使得行為的調適和改變成為可能。 -->控制理論   1909年瑞士的 Paul Dubois 醫師利用看病的時候教導病人一套生命哲學,欲用這些正確的生命觀,取代對疾病的錯誤看法。而 Alfred Adler 在他的個體心理學的人格理論中,也完整地將Duobis的醫學傳道觀念納入心理學的領域,使現實治療法在實用性或過程上,與Adler的個體心理學非常接近。然而,Glasser在開始形成其理論時,與Dubois和Alder並不相識,也未讀過其著作,所以說現實治療法是 Glasser 的創見。 阿摩線上測驗: http://yamol.tw/reponse.php?id=2703882#ixzz1lZpQ4Kxp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阿德勒Glasserhomeostasis mecharism平衡機轉控制理論現實治療法目標導向虛構目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