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杜瓦傑法則 (Duverger’s Law)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Duverger’s Law ------ Winner Takes All   一、杜瓦傑法則的意涵   1.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傾向產生兩黨制。 2.比例代表制,傾向於造就出多黨林立的型態 3.兩輪投票絕對多數決制,傾向於造就許多政黨間 互相結盟的型態。   解釋 : 1.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傾向產生兩黨制 在社會無嚴重分歧的情況之下,單一選區多數代表制會導致兩黨制。 導致此種情況的因素,其中一項便是選民心理因素,即選民在心理上不會支持 毫無希望當選之候選人。 而對政黨或候選人而言,若在某一選區中,總是由某一政黨的候選人當選,其他各黨為求勝利,也會聯合各黨, 共同對抗該一常勝的政黨。 對原先佔有優勢之政黨而言,為確保其優勢,也會設法聯絡其他政黨。 這種合縱連橫之工作將會持續下去,直至每一個生存的政黨都有合理的機會贏得過半選民投票 數之支持為止。 因而,此種選舉制度,會傾向使競賽場上只剩下兩個相互競爭之政黨。基本上是不利小黨。     2.兩輪投票絕對多數決制:傾向於造就許多政黨間互相結盟的型態, 凡是實施絕對多數投票制的國家都是多黨國家,如1914 年以前的德意志帝國有十二個主要政黨,第三共和國時期 的法國約有四個至六個政黨,1918年時期的荷蘭二十年來都是七個政黨。 在這個選舉制下,必須有任何一個候選人在第一次投票時其所獲得的票數能達到絕對數的票數,否則必須進行第二 次的投票以決定誰能當選。 在第一次投票時不會產生兩極化與超額損失席位的現象,各政黨能各自獲得一定選票的機會。 而各政黨在第二次投票時才進行串連與自己意識型態或利益相同的政黨,以對抗其他相抗的政黨,進而結合使兩個 立場不同的政黨聯盟。 至於參加投票的選民亦不會感到在第一次投票時,將選票投給自己中意的一黨是一種浪費的現象,因為在第二次投 票時 他所中意支持的政黨,會與其他政黨結合而產生選舉的影響效果,亦就是說選民認為在絕對多數選舉中,選民 對其所中意的小黨所投的票是會產生相當效果的。因此,從選民投票傾向與實際效用而言,這種選舉制有促成多黨 制的效果。   3.比例代表制:傾向於造就出多黨林立的型態 比例代表制主要是針對選舉缺乏民主多元化代表制的缺失而設計。 各政黨按其得票數分配席次,亦就是選票與席次成正比例。 而採用本選舉制亦如絕對多數制雷同,不會發生兩極化與超額損失席位的現象,任何一個政黨只要能獲得相當的選 票必能當選相當的議席。在本選舉制下沒有任何力量阻止政黨內部分裂,因此實施比例代表制容易形成多黨制。   綜合Duverger 法 則,修憲通過的「單一選區兩票制」,使得政黨的得票較不會因為每個選區只有唯一的當選者而被浪費, 比例代表制的部份能夠反映政黨實際上的支持率。因此兩黨制雖是趨向,但不會形成純粹的兩黨制,小黨仍有部份生存空間。 對台灣政治生態而言,台聯和親民黨極有可能各自與民進黨、國民黨合併;但親民黨由於有數個明星級立委,因此與大黨合 併的時間可能較晚。事實上,不管採用日本或德國模式,由於要照顧到政黨比例和小黨的代表性情況下,兩票制都不太容易 產生席次超過一 半的政黨,反而會造成小黨可以影響政局,或者影響到政黨結盟而產生過度代表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對於大 多數選民來說,是不是就是公平的結果,恐怕很值得斟酌。 杜瓦傑定律即是「選舉制度將影響政黨體系」,此定律有兩個觀念: (1)機械因素(制度本身的因素):制度本身的比例性偏差,對大黨是有利的 (2)心理因素(選民對制度的因素):策略性投票 → 選民會放棄最喜歡的候選人 ( 因為預估不差這一票 ), 而把票投給前兩名之中較不討厭候選人(棄保效應)。      從杜瓦傑法則中所引申出來的影響則為: (1)相對多數制與單輪投票制容易形成兩黨制 (2)比例代表制易形成穩定多黨制 (3) 兩輪投票制將造成多黨聯盟。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兩黨制策略性投票多黨制心理因素機械因素比例代表制不利小黨相對多數制兩輪投票制相對多數制與單輪投票制容易形成兩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