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各式評量的定義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一、動態評量 「動態評量」是指:教師以「測驗-介入-再測驗」的形式,對兒童的一般認知能力或特定學科領域進行持續性學習歷程的 評量。借此了解教師介入與兒童認知之間的關係,以及兒童認知發展的可修正程度,確認兒童所能發展的最大學習潛能。並 診斷學生學習錯誤原因,提供處方性訊息,以進行適當的補救教學措施。「動態評量」一詞是由Feuerstein(1979)首先使 用的,之所以被稱為「動態」,主要是相對於傳統評量的靜態測量的形式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涵義有二:   1.著重學習歷程或認知改變的評量。   2.在評量中進行教學評量者與被評量者的關係是互動的。   3.動態評量的理論基礎:維高斯基社會文化認知發展理論/鷹架理論   二、安置性評量 安置性評量(Placement Assessment)是評量學生的起點行為,以確定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型態與教學順序等等的計畫 安排方向。教師可以利用安置性評量的結果,依據學生的學習表現與需求,評估其特殊性向與能力,決定班級教學的起點, 決定是否先行複習舊教材內容,決定選擇何種適當的教材和教法,決定如何將學生分組,或是安排在特殊班級中學習。安置 性評量目的在了解學生已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程度,以作為教師調整其教學計劃、安排的依據。通常是認知性的評量,評量 方式可以是測驗卷、作業、學習單,亦可是課堂上的口頭問答、討論等等。   三、診斷性評量 診斷性評量(Diagnose Assessment)的目的在了解學生學習困難原因,以便進行補救教學。評量主要在決定學生的成熟度、 預備狀態、起點行為,以及其與學習有關的特質,予以分組安置,診斷其學習困難的原因。通常是在教學初或是學生學習有 困難的時候,教師或是與學生有相關的人員安排、進行評量。評量項目包含認知、情意、技能方面的行為,必要時也包含學 生身心或是其家庭環境等等因素的評量。評量工具多是標準化測驗、診斷測驗,或是教師自編測驗、相關的檢核表等等。   1. 目的在診斷學生的困難所在,並針對其困難,予以必要的補救教學。   2.診斷性評量是一種更綜合性和精密性的評量。   3.學習困難特別嚴重者,需要進一步的去探討其真正的原因,有時需要使用不同的診斷工具,或轉嫁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四、檔案式評量 檔案式評量與一般的範例展示檔(showcase portfolio)並不相同,它是一種評量學生學習成就的個別化評量方式,主要是透 過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記錄來評量學生的表現與學習成效。此類檔案又可稱為「學生成長檔」,其內容包括學生在整個課程 中的學習情形與智力發展情形、教師與家長的回饋,以及學生的自我評鑑,(Lazear,1994a;張稚美,1998)。在「學生 成長檔」中,學生能選擇要將哪些工作成果放入檔案中,且學生有機會修改這些檔案,使它更完美,並能評估與解釋檔案的 內容(Lazear,1994a),而老師與家長則可藉由檔案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學習的歷程與具體的學習成就(Grady,1992)。   五、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 實作評量又稱非紙筆測驗,是指根據學生實際完成一項特定任務或工作表現所作的評量,亦即是從學生實際的行為表現來評 量。這些任務或工作,可能是實際操作、口頭報告、科學實驗、數學解題、寫作…等。因此,其所使用的方式,是透過直接 的觀察學生表現或間接的從學生作品去評量(吳清山、林天祐,1997)。實作評量的目的為評量學生之整體性的學習成果, 其所強調的是讓學生應用其所學過的概念及技能,以觀察、測量、操作器材並記錄或解釋所得數據,主要是藉由解決問題的 實際歷程,經發現問題、觀察、提出假設、推理、控制變量、測量、歸納、詮釋資料、研判、作決定,以及應用已獲得的規 則提出理論、建構模型等等,這整個過程都是屬於實作測驗的評量範圍,因此實作評量所涵蓋的範圍可說是包括學生的閱 讀、寫作、學科知識、動作技能、推理決策等各種能力的整體運用。   *****   變通性評量(alternative assessment,或譯為另類評量),以真實評量、實作評量與檔案評量為主,其所指向的內涵則著重於主張評量方式應有別於傳統評量中的紙筆測驗,認為評量應與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實作等結合。 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著重評量學生如何在真實生活中探索、設計、並完成某工作的證據,教師可從學生的作品、軼事記錄、觀察記錄……等資料中以多元的角度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實作性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要求學生表現從脈絡中學得且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符的工作,其評量方法包括以下的技術:書寫測驗、問題解決、實驗操作、展示、表演、作品集、教師觀察、檢核表 、問卷,以及團體合作計畫……等。 檔案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強調評量學生的選擇及讚賞自己作品能力,教師安排一較大型、持續進行的設計活動讓學生在每件作品旁註解創作的過程,以提供學生依時間順序,表現學習中的證據(莊明貞,民88)。 Linn and Gronlund(1995)不認為這三個名詞可以混用,在他們的定義中,這是相對於傳統紙筆測驗的其他種評量方式;可是真實評量有自己的另外一層意義,指的是評量的工作項目(tasks)可實際應用於真實世界中,強調評與用之間的相等,例如寫一封道歉信,來表示文字溝通能力而非採行改錯字測驗,也就是將評量與生活結合。至於實作評量的定義,Linn與Gronlund則認為是執行一項工作時展現出的過程與成果,教師即在評量此過程與成果的有效程度(引自吳毓瑩,楊益風,民86)。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實作評量真實評量紙筆測驗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