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林逢祺、洪仁進/主編 -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

主題:亞里斯多德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亞里斯多德:德行論關心的不是「我應該做什麼?」而是「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效益論和康德的義務論常處於一種理論的計量和行為原則的判斷中,與其這樣,亞里士多德認為只要一個人具備德行,他自然能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   效益論:對的行為在於最大化其結果 效益主義將「效益原則」視為「第一原理」,該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彌爾(J. S. Mill)定義道:一件行動是對的,與它增進幸福的傾向成比例;一件行動是錯的,與它產生和幸福相反的結果成比例。幸福指獲得快樂和避免痛苦;而不幸福指遭受痛苦和缺乏快樂。」   義務論:對的行為在於遵守道德原則 相較於效益主義判定行為對錯的原則,義務論的主張正好相反。義務論不管行為的結果是怎樣,只在乎行動本身是否符合某些「特性」或「規則」。換言之,義務論較關心的行動的「動機」(motives),而非行動的「結果」。義務論之中也分為「行動的義務論」(act-deontological theories)和「規則的義務論」(rule-deontological theories)。「行動的義務論」者們把每個行動視為獨一無二的倫理情境,並相信我們可以訴諸個人的良心(conscience)與直覺(intuitions)來判斷行動的對錯。至於「規則的義務論」者們大多接受一種「可普遍性原理」(the principle of universalizability),當某一道德原理或規則可普遍化時,它就是判斷行動對錯的依據。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倫理學就是規則義務論的最佳代表。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亞里斯多德康德彌爾效益論義務論倫理學德行論理論的計量行為原則的判斷道德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