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後現代的治療取向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後現代的治療取向中,敘事治療在近幾年被廣泛地論述與推廣,其中很重要的概念之一,便是將「人」與「問題」分開,藉此避免為當事人貼上負面的標籤後,會消弱其面對問題的意願與能力,同時拒絕當事人以「我就是這樣的人」為藉口,進而學習承擔改變的責任。 當事人尋求協助時,所有的思緒、感覺都沉浸在問題的故事中,他們往往不認為自己是可以改變或可以選擇的;透過「問題外化」的釐清過程,當事人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所面臨的處境或問題,也因此帶來改變的契機。 舉例來說,A同學因為情緒暴躁而影響了人際關係,他雖然很想 改變,卻認為脾氣說來就是來了,自己完全沒有抵抗能力。透過下列 的問句引導,A同學有機會「較細緻」地檢視自己與暴躁情緒之間的 關係,進而重新選擇或修正展現情緒的方式。下列問句中的「它」, 即代表當事人想要處理的情緒或問題: 1. 什麼樣的人或事會讓你感覺到它的出現?(釐清問題發生的前 因,藉此帶來避免重蹈覆轍的可能) 2. 如果要用一個具體的形象來代表它,你會用?(藉由象徵的手 法,探索問題的多元面向) 3. 如果它能夠說話,它會跟你說些什麼?(釐清當事人是否有不合 理或不適應的思考模式) 4. 它所說的話及它的樣子,會讓你聯想到生命中的哪些人或哪些經 驗?(探索問題與早期經驗的關係) 5. 當它出現時,你會有哪些不同或改變(生理、想法、感覺與行 為)? (釐清當事人遭受的影響層面有哪些) 6. 它的出現,讓你最不舒服或是最不喜歡的影響是?(針對影響的 層面進行評估,強化改變的動機) 7. 它的出現,曾經為你帶來哪些好處?(釐清抗拒改變的潛在原 因,進而思考選擇替代行為) 8. 有哪一次,你沒有(或比較不會)受到它的影響,那次是因為外 在環境的改變?或是你自己有些不同?(..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後現代後現代的治療取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