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Peters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Peters 說:「權威並不適用於所有範圍,其陳述了何謂正確及不正確。」(Peters,1973)。權威者的口語及肢體語言,會影響他被接受的程度,因而Peters特別強調「說」字。綜合以上所述,Peters論權威的特性有以下四點:   (一)權威需要順從者的信服與共鳴 Peters認為權威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他所設立的規範和價值體系,為眾人所接受。因此沒有眾人的接納與共鳴,權威就沒有立足點(林逢祺,2004)。   (二)權威僅存在於專門和重要的領域 Peters認為權威並不是適用於所有領域,Peters說:「權威只適用以下情況,即決定什麼是正確或不正確,其向某發言人請教而得或向某種對正確或真實有特殊洞悉力的人請教而得。」(Peters,1973)。因而權威只在需要有「發言人」或獨到見解之人來判斷事物的對錯時才存在。所以微末細事,或者顯而易見的,不必有權威存在,假使有人想在這方面發號施令,便是濫用權威(林逢祺,2004)。   (三)不同的權威,就有不同的維繫方式 科學家、哲學家的知識權威與法官、警察的社會控制權威不同。知識權威不像社會控制權威有發號施令的固定機關或人物,只要有能力,任何人在知識領域都有發言的權利(吳明隆,1996)。因此Peters說:在科學和道德的範躊裡,只有暫時的權威(provisional authority),而無永久的權威(Peters,1973)。   (四)教師的身份錯綜複雜,既是「權威」也是「專家」 Peters認為教師在「教學」與「訓導」方面是權威,也是專家。教師是為社會而工作,在學校執行任務時,維持社會的控制,在此方面教師是權威;而在社會文化方面,負有傳遞文化的責任,也可稱為權威。但老師也是專家,因其在指導兒童或青年的行為發展上,及教學方法方面,都學有專長,故教師具有錯綜複雜的身份(高廣孚,2004)。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Peters權威信服與共鳴傳遞文化口語及肢體語言哲學家專家專門和重要的領域權威需要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