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個人化教學系統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勒(Fred S. Keller)在一九六0年代提出個人化教學系統(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簡稱 PSI),即所謂的凱勒計畫(Keller Plan),是屬於個別化教學理論之一。凱勒計畫可以說是受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史金納(B.F. Skinner)的增強理論和編序教學理論的影響,試圖應用這些理論來改進當時教學的缺失。   凱勒教學過程與一般教學有別。教師幾乎不講課,完全由學生自我學習直到自認熟練後,即可在固定上課時間要求參加評量考試。因此,學生可在任何地方及時間學習,凱勒的教室主要是作為領取教材和參加評量考試的場所。在凱勒的教室裡很少看到像傳統班級上課的情景,由教師面對全班學生進行講述的教學。學生走入教室內要求教師給予評量考試,考完後教師或助理立即批改,如果通過熟練標準,學生可決定繼續參加下一單元考試或立即離開教室去做其他活動。假如學生未能通過單元評量時,教師會指示學生錯誤之處,學生即需離開教室再去準備原單元,等到下一次上課時段再來參加該單元之評量考試。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凱勒ARCS下一單元個人化教學系統史金納單元評量增強理論和編序教學理論布魯姆教師幾乎不講課熟練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