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網站-置頂欄顏色票選問卷】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4/25 11:59:59。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徐喬-經濟學

主題: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哈伯馬斯溝通行動理論的基礎: 這種知識論也可以稱之為「落實的知識論」(naterialist theory of knowledge)。 哈伯馬斯將知識分為三種知識和其趣向: 一 科學知識與其「技術趣向」(technical interest) 二 生活的知識與其「實踐趣向」(practical interest) 三 人類整體知識與其「解放趣向」(emancipatory interest) 認為「溝通」最起碼的條件有兩個層面: 1.        是「互為主體」(Intersubjekitivitact),即對話的雙方都必須承認並尊重,對話的同伴所處在的具體脈絡之場合。 2.        是關於「交談內容」,應按對話同伴的表達來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溝通中建立更完備的「人之共存」。那麼,現代社會生活少不了分工合作,而批判理性就是推動、建造合作的能力。   主張人在社會中須從事社會學習,社會學習應有興趣做為支持才能持久。人類生活中最基本的要素(勞動、語言、權力),構成不同思考方式,形成不同的知識形式。  1.勞動:技術的興趣→經驗分析學科  2.語言:實踐的興趣→歷史詮釋學科  3.權利:解放的興趣→批判取向學科   謝勒反對馬克斯主義以上下層結構之說來解釋知識的起源,也否定孔德(Auguste Comte)之人類知識發展階段的論調,認為知識社會學之主旨乃在於探討如何由感官範疇之現實因素作適當的選擇,以實現理想範疇之精神成就。知識可分三個層次: 1.宰制的知識:旨在於改變世界及要求績效。 2.陶冶的知識:擴大並開展精神人格之存在與本質。 3.救贖的知識:在提升精神人格的核心,以參與最高存有的本質。 謝勒知識三分之說,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er Schwle)的集大成者哈伯瑪斯(J. Habermas)更從知識批判和社會批判的觀點,探究知識的構成。所謂宰制的知識源自於認知的技術興趣,陶冶的知識源自於知識的實踐興趣,救贖的知識相當於由解放興趣所決定之自我反省。所謂的真理在於基於解放興趣而開展無宰制的溝通所獲致的「共識」。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落實的知識論互為主體交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