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實驗時的安慰劑效應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實驗需要在嚴格的控制之下,才能做推論,是否符合假設、或者要做推翻。 希望以下舉的例子可以使你更加明白。   不過為避免我越講越讓你模糊,可選擇1.~4.去閱讀, 1.解釋實驗及準實驗的意義。 2.教學現場上的迷思。 3.說明實驗乃求因果關係。 4.參考書籍。   1.有些藥廠會宣稱補充維他命C可以治療感冒, 而臺灣人特別愛看病,每次看病總要拿一堆藥才會心安, 我們也聽過,吊點滴其實多半只是在補充營養劑而已。   但是為何民眾還是會宣稱這些都有療效、醫生也寧可開藥給病患呢? 這就是所謂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有呷有保庇、有拜有保庇這樣)。 要考量是否有安慰劑效應,就會去做實驗、 甚至是雙盲實驗(醫生不知道他給了什麼藥、病人也不知道他吃了什麼藥), 再去研究該藥物是否真的對病患有用,或者只是吃心安而已。   實驗可去除很多潛在因素的干擾,但相對之下,需要控制的變項也就很多, 所以通常實驗多半是研究「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 如何影響「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 其他被控制(大家都一樣)的,就稱為控制變項(Control variable)。   準實驗呢,就無法像實驗一樣,操控那麼多控制變項。 一來跟倫理道德有關,二來也是經濟問題。 這也就是為何,醫生寧可順從病患的意思,給予吊點滴、維他命等安慰劑, 也不要被病患投訴或列為拒往戶。(反正都有效嘛) 所以準實驗可能無法排除安慰劑效應的影響。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安慰劑效應雙盲實驗依變項實驗控制變項準實驗自變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