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主題:結構功能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和諧理論學派(consensus theory) 又稱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ism),主要特徵包含: 結構與功能 整合 穩定 共識 - 學校是價值觀達成共論的場所。 代表人物 塗爾幹 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 提出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 帕森士 將社會行為(social action)作為社會學的分析單位,並將互相作用的網絡稱為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個人被社會制度賦予行為的期望,也就是「角色」,當個人發揮角色的功能,社會就能夠處於穩定發展的狀態;帕氏透過對社會體系的分析來闡述角色代表的意義。 認為社會體系有四種作用:模式的維持(pattern-maintenance),體系的統整(integration),目標的達成(goal-attainment),適應的作用(adaptation)。 在研究美國中小學班級體系時,分析其兩項主要功能:「社會化」與「選擇」 墨頓 功能主義的集大成者,將原有的理論加以修正,使其更為完備。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塗爾幹墨頓帕森士結構功能論26. 布萊克(Black)、墨頓(Mouton)提出了「管理方格」領導理論,其中以哪一種型式最為理想?(A)1•1型 (B)1•9型 (C)5•5型 (D)9•9型「社會化」與「選擇」和諧理論學派和諧理論學派(consensus theory)教育的社會功能結構論